名人故居:陆游故里……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著有《剑南诗稿》传世。 #历史#旅行 #知识 #风景 #名人故居@DOU+小助手
00:00 / 08: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五上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示儿》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写作背景】陆游出生后不久,金人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宋高宗)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他不但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向金人屈膝求和。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后来,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写下了这首诗。 《题临安邸》 【作者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卒年不祥。代表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歌》等。 【资料介绍】 北宋灭亡: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全国侵略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后,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 南宋偏安:当权者对外屈辱求和,对内排斥、迫害忠臣良将,守着半壁江山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北宋时期的汴京:常住人口近十万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 《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龚自珍:字尔王,又宇璱(sè )人,清代人。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组诗 《己亥杂诗》。 【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这一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沽在苦难中的人民,想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不重用人才的社会现状,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00余首诗,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教师备课笔记 #手写笔记 #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方回.4月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著有《剑南诗稿》传世。 《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琬)的爱情悲剧,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全词情感真挚,多用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配音#诗词#分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陆游的各种名号是如何来的?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晚年又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他的这些名号及其住宅的题名,都不是随意取的,这里面有些故事呢。 传说陆游的母亲生他之前做了一个梦,梦中看到有一学士走来,自称是北宋苏门学士秦观。后来,陆游的父亲陆宰要为他取字,他的母亲忽忆及梦中事,陆宰便笑着说:“那就叫务观吧。”意思是说,陆游将来一定能成为第二个秦观。“务观”二字,寄寓着父母对陆游文才出众的祝愿。 陆游果然不负双亲厚望,十七八岁就有了诗名,后来他创作的爱国诗篇,成为当时人们抗金呼声的直接回响,他也成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冠。有抗金之志的宋孝宗即位后,对陆游的策论和诗作极为赞赏。一天,孝宗驾临华文阁视察,向随行的周益公问道:“现时也有像唐代李白那样的大诗人吗?”周回奏:“依臣看,只有陆游可与比肩。”孝宗点头。从此,人们称陆游为“小李白”。这一别号,是朝野对其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蝥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为什么号放翁?原来,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与大诗人范成大在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守礼仪,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想想很气愤,道:“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 个别号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 后来陆游回到临安任职。但仍然以诗为戈,抒发爱国热情,坚持抗金爱国思想。他的行为让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讨厌他,上疏皇帝诬陷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陆游再度被黜。他怀着满腔愤怒回到家乡山阴后,立即提笔把他在镜湖旁的住宅题为“风月轩”。虽云“风月”,实则发泄他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 #陆游 #放翁 #小李白 #风月轩 #文学知识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7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陆游与唐琬的故事是一段因封建礼教与家族压力而破碎的凄美爱情。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与表妹唐琬自幼相识,青梅竹马,后结为夫妻,感情深厚。然而,陆游的母亲认为唐琬耽误了陆游的科举仕途,且婚后未育子嗣,最终逼迫陆游休妻。陆游不敢违抗母命,又深爱唐琬,便暗中在外另租房屋与唐琬相会。但此事不久被母亲发现,两人被迫彻底分离。陆游在母亲安排下另娶王氏,唐琬则改嫁皇族宗亲赵士程。 多年后,陆游在沈园偶遇唐琬与赵士程。唐琬派人给陆游送去酒菜致意,陆游感慨万干,在沈园墙上题下《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见词后,悲痛不已,也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回家后的唐婉,很快就一病不起,当年秋便抑郁而终。 陆游晚年多次重游沈园,写下多首悼念唐琬的诗作,如《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些诗作表达了他对唐琬的深切怀念与终身遗憾。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8: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陆游:南宋的爱国诗人与文学巨匠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1125年,逝于1210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及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尚书右丞陆佃之孙,自幼便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的少年时期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国家动荡不安,他随家人逃难,历经艰辛,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他自幼好学不倦,12岁便能诗文,立志报国,决心读万卷书,更要做上马能击贼的有为之士。 然而,陆游的仕途却颇为坎坷。宋高宗时,他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有机会步入仕途,但又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挤。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他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亲身经历了抗金前线的生活,这段经历极大地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文学作品数量惊人,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词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除了文学成就,陆游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他常常亲自下厨掌勺,擅长用各种食材烹制美味佳肴,被誉为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 陆游的一生,始终怀揣着收复失地的理想。晚年退居家乡的他,仍念念不忘抗战事业。嘉定二年(1210年),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饱含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深切期望,也彰显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 陆游的一生,是抗争与奋斗的一生,他的文学作品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历史 #历史人物#爱国诗人 #陆游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文脉里的中国 作者简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是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生活在宋金对峙的动荡时期,一生力主抗金,却因朝廷妥协政策屡遭排挤。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尤以爱国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兼具沉郁悲壮,现存诗作近万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作品描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晚年的七言绝句,共两首,其中第二首尤为著名,原文为: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创作背景: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当时陆游已68岁,因遭弹劾罢官,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身体年迈且处境孤寂。 - 核心情感:全诗以“风雨”为线索,前两句直抒胸臆,写诗人虽“僵卧孤村”却不哀叹个人境遇,仍心系国家,渴望奔赴边疆(轮台代指边疆)杀敌;后两句借夜听风雨的实景,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将现实的孤寂与壮志难酬的悲愤融为一体,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 - 艺术特色:诗中情景交融,以朴素的语言传递深沉的情感,“入梦来”的结尾将壮志未酬的遗憾转化为富有力量的想象,极具感染力。#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每天跟我涨知识 ##创作人计划 #精忠报国 @即梦小助手 @简简单单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陆游与唐婉:情深缘浅,千古绝唱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南宋之杰出诗人也。其为人刚直,胸怀大志,然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唐婉,字蕙仙,陆游之表妹,才貌双全,性情温婉。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奈何命运弄人,终成一段凄美之爱情故事。 陆游与唐婉自幼相识,情意相投,两家亦有意联姻。及至成年,二人结为连理,恩爱异常。然陆游之母唐氏,性严且妒,对唐婉多有不满,以为其耽误陆游之前程,遂强令二人离婚。陆游虽极力抗争,然终拗不过母命,只得忍痛与唐婉分离。 陆游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亦改嫁赵士程。然二人情丝难断,常暗中往来,互诉衷肠。陆游曾于沈园偶遇唐婉夫妇,见唐婉与赵士程亲密无间,心中痛苦万分。乃于墙上题《钗头凤》一词,抒发内心之悲愤与无奈。 唐婉读陆游之词,深感其情,亦和词一首,表达内心之痛苦与不舍。然命运无情,不久唐婉便郁郁而终。陆游闻之,痛不欲生,终身未忘唐婉。晚年每至沈园,必徘徊低吟,凭吊唐婉之芳魂。 陆游与唐婉之爱情故事,虽情深意重,却因世俗之故而不得善终。然其情之坚贞,意之执着,足以感动天地,成为千古绝唱。后人读其词,思其情,无不为之动容。 余观陆游与唐婉之事,深感世间之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愿天下有情人皆能成眷属,不受世俗之牵绊,共度一生。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