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学生的焦虑从何而来视频中探讨了如何应对孩子的学业焦虑。综合来看,学生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环境与父母的影响 父母的焦虑情绪:父母自身的焦虑状态、过度保护或消极暗示(如“这个地方不安全”),会让孩子感知到威胁,从而习得焦虑。 过高的期望与比较:父母对成绩、升学的高要求,或经常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如“小明考了100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过度干涉与控制:父母在孩子学习或生活中事事包办、替孩子做决定,会限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 2. 学业本身的压力 学习难度与任务量:课程难度大、作业和考试频繁,当孩子感觉“跟不上进度”或“学不会”时,容易产生无力感和焦虑。 成绩与排名压力:家长和老师对分数、排名的过度强调,以及升学竞争,让孩子担心“考不好就没出路”,从而对考试产生恐惧。 3. 个人的认知与性格特点 不切实际的想法:部分孩子存在“灾难化思维”(如“一次没考好人生就完了”)或完美主义倾向(如“必须考第一”),这些不现实的自我要求会放大焦虑。 天生的敏感性: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敏感,对新环境或负面评价过度在意,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或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4. 人际关系与社交压力 同伴交往困扰:担心被同学排挤、嘲笑,或害怕在社交中表现不佳,是青少年常见的焦虑来源。 师生关系紧张:害怕老师的批评,或与老师沟通不畅,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5. 外部环境与重大变化 适应新环境困难:升学、转学等环境变化,会因“未知”引发焦虑。 信息过载与社会比较: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过度关注他人“完美”的生活,容易产生“别人都很优秀,我却不行”的焦虑感。#亲子 #学业规划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