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和跑网约车之间常出现这种“互相羡慕”的情况,主要是两者各有优劣,从业者容易看到对方职业中自己缺失的部分,具体原因可以从工作模式、压力来源等方面分析: 送外卖想转网约车的常见原因 • 体力消耗与安全风险:外卖员需要频繁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风雨无阻,体力消耗大,且交通事故风险相对较高;而网约车司机在车内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体力负担较轻。 • 时间自由度:外卖员的订单节奏紧凑,超时会面临处罚,时间被订单推着走;网约车虽也有接单压力,但整体时间安排更灵活,不用时刻“赶时间”。 • 收入稳定性感知:部分外卖员觉得网约车单次订单金额更高,尤其长途单,收入“看起来更稳定”,而外卖单单价低,需靠高频次接单维持收入。 跑网约车想转外卖的常见原因 • 成本压力:网约车需要承担车辆折旧、油费/电费、保养、平台抽成等成本,一旦订单量少,容易亏损;外卖员的电动车成本低,日常开销小。 • 接单压力:网约车平台对服务评分、接单率要求严格,拒单可能影响派单,且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外卖员拒单相对自由,工作节奏可自主调节。 • 短途效率:在拥堵路段,网约车跑单效率低,而外卖员穿梭灵活,短途订单周转快,尤其在商圈、居民区集中的地方,可能觉得“更赚钱”。 本质上,两者都是高强度的服务行业,从业者往往会因当下的压力放大对方职业的“优势”,但实际上各有难处,这种转换更多有没有可能是对现有工作压力的一种“逃避式想象”。#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 #58同城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上上签1周前
昨天,一位同样养育唐氏女儿的宝妈私信我, 羡慕彤彤能说完整的句子,能写字。 可你知道吗?我也在羡慕着她的女儿——生活自理、动手能力,和同龄普通孩子不相上下。 我们互相羡慕的背后,是我一夜未眠的反思: 是我的“爱”,亲手剥夺了她成长的机会。 是我担心太多了。担心她弄撒面粉,担心她打翻洗衣液,担心她弄湿衣服会感冒。 是我的“爱护”,不知不觉成了她成长的围墙。 当她努力学着我的样子做面饼时,我却只想着被霍霍的面粉。 当她笨拙地洗着小袜子时,却只担心着满地的洗衣液。 我总以为她还小,需要保护。 却忘了同样八岁的孩子,早已学会系鞋带、洗头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原来,不是她做不到,而是我没有给她足够的机会去尝试、去成长。 我用“为你好”的理由,包办了一切,可是,当我看到她吃饭米粒撒一地,她因手指无力而握不稳笔时,我才彻悟: 生活自理,正是最基础、最宝贵的“学习”。 每一次搓洗袜子,都在锻炼写字的根基——手部力量; 每一次自己扣纽扣,都在训练专注的开始——指尖精细。 所以,妈妈决定了: 我要把重心,从“包办”转移到“放手”。 大运动是根基,自理能力是桥梁,文化学习是延伸。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宝贝,原谅妈妈过去的焦虑与过度保护, 你慢慢来,妈妈这次,真的学会了等待。 #唐氏综合征 #育儿感悟 #特殊儿童教育 #妈妈成长记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