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1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9: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2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人为什么不仁#仁义 #南怀瑾 #朋友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好仁的人会厌恶一个不仁的人。你能够做到好仁,当然是了不起,好到无以复加了,可是你如果厌恶别人的不仁,那怎么能算是仁呢?倘使你会厌恶他人的不仁,那是把不仁的态度,加到别人身上去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这当然是不可以的。于是孔子又似感叹地说,世上哪有人真肯努力追求仁的境界呢?也许有吧,可是我并没有见到过啊!由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仁道的难得,是如何地沉痛了。就以他的弟子们而论,他也仅得一个颜回,可以传他仁道的衣钵。其余的,对学问各有所长,各自成就了一面,但对于仁道,都还谈不上,不幸颜回又短命而亡,所以孔子就更伤心了。 讲到这里,势必要提出一个反问了,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向仁道上做学问、用工夫呢?孔子的意思是说,只因为人们的思想和情志,都是偏向于党的,不能独排众议,更不能中流砥柱,只是随流俗去浮沉,更不能不怕不合时宜而能够挺拔于尘俗之中。一般的人,都是跟着时俗的朋党之流去追逐,所以就都太过于尘俗,不知不觉就过错丛生了。如果是个志心仁道的人,只要观察清楚尘俗众人的过错,便可反身而诚,在自己心地上下工夫,就会知道仁之为仁了,所以在此就插入: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也。 这里的“党”字,不能随古人的见解,作为同类结党的朋党来看。党是偏向于党的意思,既然是偏党,同类结党的意思就在其中了,何苦专指它用于朋党的党呢?如果硬要把它专指朋党来说,自己也未免太过渺小了。又何必一定说它是这个意思呢?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