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的村居不是岁月静好,而是熊孩子撒欢基地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3.散学:放学。 4.纸鸢: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4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音海天1周前
抒情散文:《浔阳江畔琵琶亭》作者:曾建安 作于2025年10月9日晚金茂府 秋色醉人,芦苇浩荡,鸥鹭翔 飞。孤寂的舟楫在江边晃动,江州司马琵琶亭,伤感的景致,有了古韵悠悠的遐想——唐代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孤居江畔,官场失意,体弱多病借酒消愁,感慨世事无常朝廷不公,万般无奈的叹息,忽闻不远处传来琵琶声,寻声而去,欣喜,浔阳江畔的商船上,偶遇怀抱琵琶含羞,倾诉衷肠的貌美商女。交谈甚欢相见恨晚,激情之下,挥毫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望洋兴叹,有了古韵悠悠的遐想。“琵琶亭”坐北朝南,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夜泊浔阳宿酒楼,琵琶亭畔荻花秋。云沉星没事已往,月白风清江自流。”唐时的江州就是如今的九江,古称的浔阳江,也就是眼前的万里长江。九江位于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次日清晨,天蒙蒙亮,来到了庐山含鄱口,乱云飞渡滚滚而来。鄱阳湖掩映在云海之中,一阵风后,云开雾散,壮阔的景致展现在眼前。江畔芦苇浩荡,鸥鹭飞翔。扬帆舟楫点点,历史上元末明初此处是兵戎相见的古战场。陈友谅和朱元璋争霸天下展开百万水军之战。以少胜多朱元璋战败了陈友谅,统一了中华大地,建立了大明皇朝。眺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让我想起了北宋苏轼的《念如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慨历史的更迭,人生无常。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