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古典音乐 在这支由伊朗打击乐团AkoBand 演奏的《碟中谍》主题曲中,我们并未看到高科技间谍奔跑于全球的剪影,也未听见雄浑管弦交响的轰鸣。而是一面圆鼓,一双手掌,一段如鬼魅般起伏的节奏。 这首全球最知名的特工主题,被重新谱写在了波斯的鼓皮之上。 AkoBand是一支来自伊朗的打击乐团体,致力于将传统波斯打击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他们以使用 达夫(Daf) 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的波斯框鼓,来重新演绎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而闻名。 达夫,这面伊朗传统打击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苏菲教派的宗教仪式。它不是单纯的节奏工具,更是一种灵魂通道,能唤醒集体潜意识中的仪式感与神秘感。 在这段改编中,达夫的节奏接过原曲的经典5/4拍,以更具律动感与东方感的击打方式重构悬疑氛围。鼓面轻拍如潜行脚步,鼓框上的金属环发出沙沙回响,如电光雷鸣间的间谍对决。 原曲作曲者是阿根廷裔美国音乐人拉罗·席夫林(Lalo Schifrin),他将爵士、摇滚与古典融合,创造出极具标识性的“间谍音型”。如今在 AkoBand 手中,那份冷峻的紧张感并未被抹去,反而透过极简的打击乐被进一步抽象、提炼。 整首作品变得更加纯粹、剥离、冷静,如同从钢筋水泥的西方城市抽离,转而进入了黄沙与古城的中东荒漠。 不同于管弦乐团的规范演奏,达夫演奏者用的是整个人的躯体。手掌、指尖、掌背交替敲击;肩膀与腕关节如太极般调动。你能看到节奏不仅在耳边,而是在他们的手势中、身体旋转中,整个空间仿佛都被鼓声带动着颤动。 这不是在“演奏”主题曲,而是在“化身”成曲中那位无声的间谍,用身体“执行任务”。 这个版本将《碟中谍》的音乐重新赋予一种全新的艺术属性。这段我们早已熟悉旋律,但当它由达夫低吟轻叩表现出来,仿佛听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文明对“秘密”、“紧张”、“潜行”的理解。 这首达夫版《碟中谍》,就是一面来自东方的隐形面具,低语着:“任务,并非不可能。” 这是一场“文化的潜入行动”,波斯节奏伪装成好莱坞旋律,完成一次美学上的不可能任务。 #音乐分享 #音乐现场 #碟中谍 #手鼓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