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姥娘祭文#中元节怀念亲人 #永远难忘姥娘姥爷的恩情 时维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值此中元节,不孝外孙女,谨具心香,遥寄哀思,敬祭姥爷,姥娘之灵前。 忆姥爷一生,性温厚而怀至善,是乡邻皆知的“老好人”,以德立身,以善待人。邻人有难,他必伸手相援;乡中有困,他常倾囊相助,从不计得失、不言回报。田间耕耘时,会帮邻里补种;家中闲坐时,愿为乡邻解烦忧,其善心如春风化雨,温暖一村之人;其德行如松柏挺立,赢得满乡敬重。凭辛劳撑起门户,以坚毅面对风霜。田间耕耘,汗浸禾土;家中操劳,力护亲眷,未尝甘食而先念儿孙,不言苦累而唯愿家安,彼时吾父常年抱恙,吾母日夜照料,无暇他顾,姥爷便与姥娘一同,毅然挑起抚养我与姊妹兄弟的重担——凭一己仁厚撑起两代人的生计,以满心赤诚护佑我们成长。 姥娘则是个性格开朗、笑语常伴的人,一双眼睛总含着暖意,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热闹。她不仅淑慎温良、贤德淑惠,更用乐观点亮了我们的童年:白日里围着灶台转,煮着热粥时还会哼着乡谣;针线缝补的间隙,总爱给我们讲些趣事,逗得满院笑声;即便日子清贫,她也从不见愁容,常说“苦日子笑着过,就不苦了”。自我们垂髫稚龄至弱冠之年,十数载光阴皆蒙二老日夜照拂:姥爷田间归来,总不忘给我们带些野果;姥娘清晨备暖粥、深夜补衣裳,哪怕我长至十七八岁,仍待我们如稚子,临行时的碎语叮咛、灯下弯着腰缝补的模样,都刻满了她的疼爱。他们以半生辛劳,替父母撑起我们的童年;以满腔慈爱与乐观,将苦日子过出了甜意,那掌心的温度、鬓边的白发,更有姥娘爽朗的笑声,皆为我们此生最珍贵的记忆。 二老相濡以沫数十载,风雨同舟,用善良、乐观与坚韧,将朴素岁月过成温情模样。其言传身教,如春雨润物:姥爷教吾辈以善心待人,勿失赤诚;姥娘教吾辈以乐观处世,不惧风霜;更共教吾辈以孝悌传家,莫忘根本。此等家风与慈爱,早已融入血脉,成吾辈立身行事之准则。 今碑石已立,中元祭思,音容虽远,姥娘姥爷恩情与精神永存。我们虽再难承膝下之欢,然这份养育之恩,早已刻骨难忘;二老的德行、姥娘的乐观与满室笑声,更将由我们世代传承。惟愿天堂无忧,二老安然相守;更祈后辈同心,不负教诲与深恩,以慰亲灵。 哀哉尚飨!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2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7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