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客家婚俗#接亲:宁化客家人接亲大多选择在晚上举行。据说,古代土匪多,白天接亲迎娶,新娘子会被土匪半路劫持,所以女子出嫁接亲迎娶都在晚上打着松枝火把偷偷进行。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一种习俗,沿袭至今。新娘出嫁进男方门的时辰也是从午夜子时开始拣起。 夜晚,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吃完夜宵点心,亲事诸般讲妥后,便可催促新娘沐浴、更衣,然后穿上红裙红衫,红衫前后腰各缝两个古铜钱,领子上用红线挂一面铜镜和一个小红布袋,布袋内装1个银元、12个铜钱,称“直领花边”。新娘梳妆打扮后,在闺房静候。 临上轿时,女方在厅堂设一香案,点上香烛,香案后地上放一米筛。此时,新娘长辈亲属(预先指定的,一般是男的,要夫妻双全命好的)到闺房抱出新娘,让其面朝香案站在米筛中。新娘手里要拿一个“梁米袋”(内装红蛋一对及花生糖果等)。站定后,新娘另一长辈亲属(女的)要象征性地给新娘洗三下脸、梳三下头,再给新娘喂一两口饭(饭不可吞下,要在车或轿出了本村水口或过了河溪之后方可吐掉)。然后由新娘父亲(长兄或叔伯)隔着香案向新娘“把酒”(即:将装有酒的碗双手举起献三下,奠于地上)。这一切做完,给新娘盖上红盖头。此时,鞭炮、鼓乐暴响,接亲队伍中预先指定的接亲人背起新娘(现在都是新郎亲自到场迎接背新娘),送到门外花轿或主婚车上。新娘一上背即不可回头看(意为不吃回头草),乘轿或车直往男方家中。女方“伴嫁娘”(新娘要好的未婚女伴,一般是2人)随同新娘前往#民俗文化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
探故知,发小结婚全记录 候补的票,连夜赶回家,🕤九点半凯皇来高铁站接我。我没吃饭,就直冲了买买提烧烤,羊肉火锅。要知道,第二天,是他的婚礼。因为习俗上规定,要先在新房先睡一晚,第二天,住过的新房子,会有烟火气,才能接新娘进门。于是乎,当晚没有回家,曾经的县城男篮三巨头,三个大男人在一张床上挤挤,聊到学生时代青涩的青春,那些年没追过的女孩,那些盛夏打过的篮球,那些小学男生女生的往事,那些谁与谁坐谁又暗恋谁的剧情,那些情书试卷满天飞,流言蜚语四处传的年代,那些空间留言板上的痕迹,那些班级差生好生的过往,那些年疫情封锁在家早上六七点偷摸起床打球的点点滴滴,聊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到了凌晨两点,却毫无睡意。 我曾想,看多了互联网上的爱恨情仇,物欲横流,是否会把人变成了一个平静的人,一个波澜不惊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人。可是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猛然发觉,幸福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幸福是顺其自然的把握指尖之间流转停驻的小确幸,幸福是可以得到所有人祝福的最简单的朴素,轰轰烈烈是幸福,平平淡淡也是幸福。最简单的,也是最好的。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再一次,再一次,再给自己一颗少年的心,风帆扬起的地方,身披霞光的少年会去寻一道彩虹🌈……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