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高中地理 | 丹霞地貌3 大地之上的红色奇迹 眼前这片令人震撼的红色山地,就是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的丹霞地貌。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这片大地奇迹的形成密码。 数千万年前,这里曾是巨大的内陆盆地。周围山体的红色砂砾被水流冲刷搬运,在这里沉积成厚厚的红色地层。这些沉积物经过千万年的固结成岩,形成了坚硬的红色砂砾岩层——这就是丹霞地貌的“出生证明”。 随着地壳运动,这些深埋地底的岩层被逐渐抬升,暴露于地表。流水沿着岩层的垂直节理侵蚀,较软的岩层被快速剥蚀,坚硬的岩层则被保留下来,形成了'顶平'的典型特征——这些平坦的台地,其实是未被侵蚀的古地面遗迹。 在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垂直节理不断加深扩大,红色的岩墙逐渐被分离出来,形成陡峭的崖壁。岩块崩落坠至山脚,堆积成缓坡,完美诠释了'身陡麓缓'的独特形态。 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环崖丹霞。它们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古曲流在抬升过程中下切侵蚀,由于两岸岩性差异,较软的一侧被侵蚀后退,较硬的一侧保持直立,形成环形绝壁;其二是瀑布溯源侵蚀,在抬升区形成陡坎后,瀑布不断后退雕刻出完美的环形崖壁。 丹霞山的植被分布独具特色,呈现有趣的'哑铃状'格局:陡峭的岩壁上水土难留,植被稀疏;山顶平台面积小、土层薄,加上强风烈日,只有耐旱植物能够生存;而山脚缓坡则堆积了肥沃的土壤,孕育出茂盛的生态系统。 丹霞地貌,这部用亿万年时光书写的地质史诗,不仅记录着地球的沧桑变迁,更展现着自然力量的鬼斧神工。每一道崖壁的纹路,都是时间的印记;每一片红色的岩层,都是大地的馈赠。#高考  #地理  #高考地理  #丹霞地貌  #旅游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高中地理 | 张家界地貌 这不是《阿凡达》里的哈利路亚山,这是真实存在的地球奇迹——中国湖南张家界。这三千多根“石棍”,是如何插在大地之上的? 它的诞生,是一场跨越亿年的“地质马拉松”。简单来说,分三步: 第一步:【海洋沉积形成沉积层】 3亿多年前,这里是深海,堆积了巨厚的石英砂岩。这是“原料”。 需要说明的是,张家界地区海洋沉积石英砂岩后经历抬升成陆,石英砂岩经历长时间的外力侵蚀后,当地又下沉为海洋,此阶段沉积石灰岩。最终形成石英砂岩上覆石灰岩的厚厚沉积层。这也是为什么湖南张家界地区会同时存在张家界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原因。 第二步:【抬升成陆形成夷平面】 大地构造运动,像一只巨手将这片海洋抬出水面,岩层被拉扯出无数垂直裂缝。这是“蓝图”。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地壳保持稳定,外力的风化侵蚀削高填低,使沉积层表面形成夷平面。 第三步:【精雕细琢出石柱】 最后,流水和风化这位最伟大的雕刻师,沿着垂直裂缝持续工作,带走松软的部分,使夷平面被切割为方山。方山继续被流水切割崩塌,成为石墙。石墙形成后,沿着其他裂隙继续崩塌,形成了底部相连,顶部分离的峰丛。峰丛继续沿着不同方向的垂直裂隙崩塌,保留下最坚硬的石柱,即峰林。峰林如果继续被侵蚀,直到基座被剥蚀切穿,柱体纷纷倒塌,只剩下若干孤立的峰柱,即残林地貌。 因此,张家界地貌成了世界公认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命名地。它的特点是:顶平、身陡、麓缓。就像一根根顶天立地的巨柱,而非圆锥形的山。 这里不仅是地质奇观,更是巨大的生态宝库和人类文化的家园。云雾、霞光、绿植,为这片石峰注入了灵魂。所以,当我们站在张家界面前,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部阅读了亿年的“地质天书”。它是时间、水和大地力量共同谱写的史诗。#高考地理 #地理 #地理知识 #张家界地貌 #地理科普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