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看到一个村庄的大门头上,刻有“双峰世第”的匾额,那么我敢肯定,这个村庄的百姓,一定是姓舒。因为在周朝,皋陶的后代被封于舒国,地点就在今天的安徽省庐江县以西地区。舒国先后被徐国和楚国灭亡后,其子孙以“舒”为姓,形成了今天的舒姓。800年前的靖安舒氏,就是从当年的双峰地区分迁过来的。今天,我就专门的给大家讲一讲,靖安“双峰世第”舒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靖安,自古就有“舒家舒半边”之说。那么舒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难道靖安有一半的人是姓舒吗?显然不是。舒家有舒半边之说,那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人,并且出的人,对靖安,乃至国家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我跟大家讲一讲舒家出了哪些人。自宋朝淳熙八年,舒邦佐考中进士以来,靖安“双峰世第”舒氏先后共涌现出了9名进士。在清朝,道光皇帝还为舒懋官一家赠送了一块“叔登科,侄登科,叔侄同登科;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的牌匾。还有《白香词谱》的作者舒梦兰,按察使舒化民,靖安首位共产党员舒味三,以及现在的舒惠国、舒晓琴等。其次,我跟大家讲一讲他们对靖安县的贡献。比如舒邦佐修建的望烟楼,救命于水火,为困难群众送去了一份温暖,比如南港花桥,即是古时双溪的八景之一,也是靖安民众的幸福之桥。 再次,我跟大家讲一讲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比如舒梦兰的《白香词谱》成为了填词爱好者的经典范本。比如舒味三是靖安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最后,我作一个总结,靖安“双峰世第”舒氏之所以能“舒半边”,那是因为这个家族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家规和家训。也正是有着这一法宝,靖安“双峰世第”舒氏,才成为了靖安县的第一大家族。朋友,让我们为靖安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家族,而点赞吧! #讲好靖安故事 #传播好靖安声音 #我为靖安文旅上大分 #有一种生活叫靖安 #传扬中华文化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舒姓起源 舒姓——以国名为姓 舒姓得姓始祖——皋陶,一作咎繇,传说中的东夷部族首领之一,活动据点在奄(今山东曲阜)。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以正直闻名。禹继舜位后,继续委以重任。西周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并将皋陶的后代封于舒,建立舒国,爵位为子爵,世称舒子。舒子平时,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最后又被楚国消灭。失国后的舒国子孙为了不忘故国,遂以国名为氏,称舒姓。他们尊皋陶为其得姓始祖。 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江西、湖南、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83%。 舒姓起源: 1、源自偃姓,乃皋陶之后。据《姓氏考略》、《世本》等记载,周武王封皋陶之后于舒(今安徽省庐江西)。春秋时,舒国被楚国所灭,子孙后代以国为氏。 2、源自任姓,乃黄帝之后。据《潜夫沦》及《左传正义》等记载,谢、章、薛、祝、佟、舒、吕、泉、牛、过,此十国乃任姓后裔小国,春秋时舒国子孙以国为氏。 3、源自他族改姓而来。据《中国姓氏大全》记载,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佳氏、舒觉罗氏、他塔喇氏等后均改为舒姓;今满、土家、赫哲、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57年徐国灭舒,公元前552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消灭。此后,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庐江安徽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并有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又为高祖刘邦所灭。秦汉均为天一统的国家,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入迁该地,并逐渐昌盛兴旺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出京兆郡,后来舒姓成为北方的著姓之一。摘自张红编《中华姓氏》#南昌县县姓氏文化 #舒姓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39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26: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0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