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7
00:00 / 59: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5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3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6
“至”达到极致的意义体现在诸如冬至、夏至等节气上。《正字通》“夏至曰日长至,是日昼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长于是而极,故曰日长至,至取极至之义。”《吕览·十二纪》“仲夏月,日长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长至,是日昼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过此昼漏即四十二刻。日之长,于是而始,故亦曰日长至。至取来至之义。”带有“至”的词都有达到和极致合一义,即达到极致或到达极致。这里的“至”是指字秩序作用机制和自秩序机能的极致相。 在前文第三章训释过“虚”,道学上是指宇宙本体存在秩序作用和生态表达的整体空无相。也指秩序作用和生态表达之于生命灵智之观的空灵澄明之象,即生命灵智之观的秩序作用和生态表达的“微、希、夷”相。“至虚”即极致的虚空寂静、如如不动的秩序作用和生态表达相。在生命灵智之“观”表达呈现为“哀”的情感未发状态相,“哀”将在后文第六十九章作详细阐述。由于“无”之整体全息存在隐序和“有”之部分完整振动存在显序是不易被人们认识和把握的,往往会将“有”之“虚”看成了“无”,因而常常“虚无”联用、互用或混用。 前文第一章已训释过“恒”的道学义,是指宇宙本体存在秩序作用的超时空相。在这里是指自秩序机能“弗”正天下生态表达的“至虚”相,是超时空存在的自秩序作用机制的机能表达,而不是说自秩序机能“弗”正的天下生态的具相方式是固定不变的。“至虚恒”是说若事物生态达到极致“至虚”相,也就极致接近于符合超时空存在的宇宙本体存在秩序的自秩序作用机制了,也就是说天下生态表达的“至虚”相是超时空的秩序作用的极致体现。 “守中笃也”的“守”,所有古文都含有“宀”和“又”。“宀”表示覆盖、护佑。“又”表示约束、干预、调节。有的古文还在“又”下加圆弧表示这种干预调节来自椭圆守中螺旋振动,有的加“丨”表示主干和贯通,有的加“十”表示空间,有的加“一”表示完整动态平衡状态,有的“又”上加螺旋表示椭圆守中螺旋振动调节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守”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秩序作用和生态表达的稳定约束相。“守”古文如下: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8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