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成本锻炼自己的感官和品鉴能力 经常有人说,为什么咖啡师总能说出那么多风味?有果香、甜感、酸度...可自己喝来喝去就只有苦和酸?难道他们是在玩抽象?其实不是,咖啡师之所以能精准捕捉风味,是因为他们有经过系统的感官训练。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下,0成本锻炼自己的感官和品鉴能力。 别说咖啡师,有时候就连咖啡老饕们喝到几款豆子,都能根据自己喜好说出咖啡风味和评价,这些不是靠想象,而是靠风味记忆库。想要提升咖啡品鉴能力,不妨从这些日常训练开始: ⭕️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味道 如果你尝过增城桂味、从化糯米糍、广西妃子笑,就会知道,它们虽然都是荔枝,但甜度、香气、口感上完全不同!当你每样都尝过并细品,去记住每一个不同品种的特点,才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日常感官训练方法 像我们吃水果时,就记住柑橘、莓果、葡萄柚这些常见水果的风味,还有它们展现在口腔中的酸甜分别是什么味道。 去喝咖啡时,也先别急着咽下去。首先先闻咖啡粉研磨后的干香,研磨后的咖啡粉是什么香气; 第二步闻湿香,咖啡粉注水后升腾的香气又有什么变化; 最后去尝味道,让咖啡在口腔停留3-5秒, 想想我喝到的苦味是什么苦,是入口转甘甜的苦、是久久不散的焦苦、还是像黑巧克力般醇厚的苦。 甜又是什么甜?水果甜、焦糖甜、还是麦芽甜。 香是什么香?会想到茉莉花香、莓果香、还是红酒馥郁的香。 酸是什么类型的?是像柠檬、青苹果、醋酸或甜橙的酸。 ⭕️想快速提升感官能力?有一个方法推荐大家去试一下,例如选一个埃塞水洗豆,去做不同烘焙度的杯测练习。把它烘成浅烘、中烘、还有深烘。 浅烘豆酸度明亮,像柑橘类水果; 中烘豆可能甜感突出,有焦糖、坚果风味; 深烘豆醇厚度低沉,苦味更明显,像黑巧力等。 通过对比,你的舌头会逐渐分辨出酸、甜、苦的层次。 感官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吃过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呢,也会建立了不一样的感官记忆,喜好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会出现同一样食物,有人觉得好吃,有人觉得一般。就像同一杯咖啡,有人喝出莓果风味,有人喝出菠萝。 所以在锻炼自己感官能力的时候,别怕说错,大胆表达你的感受,和咖啡师或朋友多交流,你的味蕾会越来越敏锐!如果对咖啡、咖啡感官感兴趣,可以报名专业课程系统学习。 最好的训练就在日常生活中。 #我的咖啡日记 #咖啡 #咖啡培训 #咖啡感官 #印格寻豆人Nat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