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1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4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非遗音乐“呼麦”——人和上天的对话 #浪漫生活的记录者 低沉厚重的低音如土地,沉稳踏实;轻飘透亮的高音如天空,辽阔高远。 呼麦是我国内蒙古地区,一种令人震撼的多声部演唱艺术,诞生于新疆阿尔泰一带,因其独特的演唱技巧与美感,“席卷”了内蒙古地区,影响力遍布全国各地。中国各类的蒙古族乐队,都将“呼麦”作为标识,而频繁巡演于国内外舞台。久而久之,呼麦也成为蒙古族极具象征性声音。 呼麦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先民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和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等的声音时可以发出“和声”,便形成了呼麦的雏形。 呼麦是蒙古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它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借以表达出蒙古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入的哲学思考。 呼麦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旅游 #民族特色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 #演出现场视频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