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71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7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1
#创作灵感 五上《将相和》这篇课文,很多人小时候都学过,但大多只记得故事情节,却忽略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与深谋远虑。 甚至可以说,若当时赵国没有蔺相如,恐怕会被秦国欺负得更惨。 故事要从赵国得到和氏璧说起。秦王得知后,提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收到消息后十分焦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可大臣们都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答应怕被骗走宝玉,不答应又怕得罪强秦。 01.完璧归赵 就在众人无计可施时,蔺相如来了。他只用 “四个如果”,就展现出远超常人的缜密思维。 他对赵王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池换和氏璧,我们不答应,那理亏的就是赵国;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肯交出承诺的城池,那理亏的就是秦国;如果秦王真有诚意交换,我便把璧给他;如果他不肯交付城池,我定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文中 “想了一会儿” 这句细节尤为关键,它说明蔺相如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提出这套方案,这份沉稳与镇定,正是他能化解危机的基础。 等蔺相如见到秦王,秦王捧着和氏璧反复观赏,却绝口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立刻察觉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随即想办法要回和氏璧。 他上前说道:“这块璧上有个小小的瑕疵,让我指给您看。” 毕竟和氏璧是蔺相如带来的,他说有瑕疵,秦王并未多想,便把璧还给了他。 拿回和氏璧的瞬间,蔺相如立刻态度强硬起来,他直言秦王并无交付十五座城池的真心,如今和氏璧在自己手中,若秦王要强逼,他便抱着和氏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 这一举动,既体现了他的机智,更展现出面对强权不畏生死的勇敢。 秦王本就十分想要和氏璧,只好立刻答应蔺相如的要求,还拿出地图,指着要划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给蔺相如看。 可蔺相如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秦王只是口头承诺、纸上划城,并没有真正交付城池的诚意。 于是,他又提出一个缓兵之计,说和氏璧是天下无价之宝,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正式将它献给秦王。 秦王无奈,只好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回到驿馆后反复思索,断定秦王不会兑现承诺,于是立刻安排手下人乔装打扮,带着和氏璧偷偷从小路返回赵国。 面对强大秦王,蔺相如没有丝毫唯唯诺诺,反而敢与之针锋相对。更在察觉秦王诚意不足时,果断安排人送回和氏璧 。。#小学语文 #人物 #五年级语文 #蔺相如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7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