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小班社会《我的玩具宝贝》 ⭐ppt+教案修改版+教案原文稿+反思+说课稿 一、活动目标 1. 鼓励小班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简短的话语,清晰介绍自己心爱的玩具宝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分享玩具的过程,营造温馨有趣的氛围,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进一步萌发上幼儿园的积极愿望。 3. 引导幼儿初步建立收拾玩具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提前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协助幼儿挑选一件最钟爱的玩具,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玩具特点,带到幼儿园。 2. 教师精心准备2 - 3件充满童趣的个人喜爱物品,如色彩鲜艳的拨浪鼓、能变幻奇妙图案的万花筒等具有民间特色的游戏材料,增添活动趣味性。 3. 准备一段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用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 4. 准备一段关于收拾玩具的动画视频,内容简单易懂、富有童趣。 三、活动过程 (一)玩具展示,勇敢表达(10分钟) 1. 教师微笑着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最宝贝的玩具,就像带着一个神秘的小礼物。现在,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享,告诉大家你的玩具叫什么,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它,还可以说说怎么玩哦。” 2. 引导幼儿轮流走到前面,抱着自己的玩具。对于较为主动的幼儿,教师给予肯定:“哇,你站得真端正,声音也很响亮,快和大家说说你的宝贝吧。”对于稍显害羞的幼儿,教师亲切鼓励:“别紧张,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想听你介绍你的玩具呢,相信你可以的。”在幼儿介绍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适时提问引导,如:“你的玩具车是什么颜色的呀?”“这个娃娃会做什么动作呢?”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 #小班社会公开课 #社会公开课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中班数学公开课一等奖完整版,配套课件包括:视频/PPT/教案/操作单#幼儿园公开课 #中班数学公开课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 #中班公开课 # 中班数学《森林寻宝》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分类活动,感知分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习按物品的内部性质分类。 3.尝试从多个物品中,找出同类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森林寻宝”图片;“第一个宝箱”音频及组图;“第二个宝箱”音频及组图;“第三个宝箱”图片。 纸面教具:《我会分类》、《不是同一类》。 三、活动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森林寻宝”,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导入主题。 —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得到了一张森林藏宝图,藏宝图上有三个藏宝地点,我们快一起跟着他们去寻宝吧! 2.学习按物品的内部性质分类。 播放音频及组图“第一个宝箱”,引导幼儿学习按物品的内部性质分类。 —跟着藏宝图,奇奇、妙妙找到了第一个宝箱。可是宝箱被锁住了,要怎么才能打开呢? —只要根据宝箱上的指示牌,找到对应的同类物品,就可以打开宝箱了。仔细看看,这个指示牌上画了什么?它告诉我们要找到哪类物品呢?(植物) —看看奇奇妙妙是怎么分的?这么分对不对呢?为什么? —应该怎么分才对?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小结:兔子、大象是动物,花朵、树叶、小草是植物。动物和植物不是同一类,不能分在一起。 3.初步练习,按照物品内部性质分类 出示图片“第二个宝箱”并发放纸面教具《找相同》,引导幼儿尝试从多个物品中,找出同类的物品。 —奇奇、妙妙又发现第二个宝箱也上了锁,这次要怎么才能打开宝箱呢?再来听一听吧。 —怎样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呢?请你动手试一试。 操作课件,展示并验证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这么分呢? 小结:小汽车、皮球、娃娃是玩具,苹果、香蕉、葡萄是水果。我们可以将小汽车、皮球、娃娃分到一个篮子中,把苹果、香蕉、葡萄分到另一个篮子中。 4.进阶练习,圈出不是同一类的物品。 出示图片“第三个宝箱”、发放纸面教具《找不同》, 鼓励幼儿圈出图画中不是同一类的物品。 —奇奇、妙妙顺着藏宝图碎片找到了最后一个宝箱,宝箱上飘着一张图画,圈出图画中不是同一类的物品就可以打开宝箱获得宝藏,快来试一试吧! 操作课件,展示并验证分类。 —在这个方框中,哪个不是同一类的物品? ——为什么它和其他物品不是同一类呢?
00:00 / 2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