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语文 #中学生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 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②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 [拏(ná)]撑(船)。 ⑤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 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 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⑨[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 [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⑫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6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江翁3月前
寤始君记 作者:江翁 大雪三日,余独酌草堂。忽闻履声窸窣,一玄衣子负手而至,束发修冠而眉含霜雪——此非旁人,正是祖龙嬴政。余惊得酒醒,欲行大礼,其以袖相托:“尘寰两千载,早不论君臣。”余见其腰悬和氏璧,莹莹青光,方信是真。 对坐温酒,余启曰:“大秦飘忽十五载,君何以一统九州?” 曰:“汝当有知:秦之兴在天,秦之立在民,秦之亡在迫。六国互废,秦顺天民也。” 余曰:“度量常衡功在千秋,然焚书坑儒终有百辞,何也?” 曰:“华夏同辉,规矩使然。邪书盗儒,祸国殃民,岂是本朝,历代依然。” 余曰:“都江一堰,长城万里,为民者日月永固,戍边者风雨飘摇,何哉?” 曰:“岷水泛滥,蜀民涸泽,宝瓶分堰,五谷丰登,民殷国富。然外夷铁马,胡风猎猎,如入平川,故障也。余知虽烽台千里,烟墩万落,若民愤国腐,岂则风雨,蝼蚁亦毁也。” 余曰:“请恕吾罪,阿房何灾?” 曰:“汝言极是。阿宫无过,祸在子孙。争权夺利,内耗互丧,莫怪楚人,子孙自取尔。” 余曰:“兵马俑何也?愿闻其详。” 起坐把酒,始皇叹曰:“去岁骊山雷暴,汝知何为?”少顷自解曰:“那蓝衣考古之匠,擅掘神俑封印。”言毕,袖出《申报》,但见头版 “秦俑出土震惊世界”之洋文标题,图中兵俑双目尚淌朱砂新泪。 “当年朕夜占天宿,度两千三百年后必有大劫。” 始皇续曰:“故以九州龙脉为引,取昆仑息壤塑八派神将。此泥胎吞了香火便化天兵。” 始皇以箸蘸酒,于案上画出九宫阵图,“当年徐福东渡前夕,曾以龙血祭铸兵俑。每尊泥胎中皆锁有蚩尤旧部阴兵十万,专候寰宇大劫时破土勤王。” 余骇然追问,始皇拍案:“可恨今人掘俑,震碎地脉灵枢!今扶桑岛沉没,便因镇守东海之跪射俑左臂断裂。”话音未落,西北方传来闷响,始皇变色:“果然!才感立射俑之青铜弩机折断落地...” 五更鸡鸣,始皇身影渐淡,临别掷下竹简,但见血书斑驳:“速往临潼,将紫禁宫“正大光明”牌匾及宝月楼影壁焚灰和童子尿淋在将军俑眉心,或可...”后面字迹已被雪水晕开。冲出门外,但见雪地脚印忽变作陶俑碎片,远处天际红如烽燧,亦或朝霞亦或绝爆之光。
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 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中华好诗词 #文言文 #爱上古诗词 #湖心亭看雪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