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和雨师 风伯和雨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位重要神灵,分别掌管风和雨,象征着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风伯 • 身份与形象:风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也被称为风师、飞廉、箕伯等。在古代文献中,风伯的形象多变,有说他是人面鸟身的天神,也有说他是鹿身、豹纹、蛇尾、雀头的神兽。在道教中,风伯被描绘为一个白发老人,左手持轮,右手执扇。 • 起源与传说:风伯的起源较早,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有关。《周礼》中提到风伯为“风师”,郑玄注解称其为“箕星”,即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在楚地,风伯也被称作“飞廉”,屈原在《离骚》中提到“后飞廉使奔属”,飞廉的形象为“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 • 故事与职责:风伯掌管八方来风的消息,通五运之气候。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风伯曾帮助蚩尤呼风唤雨,但最终被黄帝降伏,成为掌管风的神灵。他的职责是为天帝出巡扫清障碍,每当天帝出巡时,风伯负责扫地,雷神开路,雨师洒水。 雨师 • 身份与形象:雨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雨神,也被称为萍翳、玄冥、屏翳等。在汉代的画像石中,雨师被描绘为手持罐子倾倒水流的形象。在道教中,雨师被描绘为一个老头,名叫陈天君。 • 起源与传说:雨师的起源也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有关。《独断》中提到雨师是毕星宿的星君。在楚地,雨师也被称为“赤松子”,是炎帝神农氏时的雨师。 • 故事与职责:雨师的主要职责是掌管降雨,与风伯配合,为人间带来风调雨顺。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雨师也曾帮助蚩尤施法,但最终被黄帝降伏,成为掌管雨的神灵。在古代,人们对雨师的祭祀非常重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风伯和雨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化身,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中国文化传承 #见者好运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走近太原五龙庙 第三集 功能和价值 四、五龙庙的主要功能 五龙庙的主要功能是祈雨。观世音菩萨、五龙、圣母、风伯、雨师,均与祈雨相关;大殿壁画上的风伯和雨师,以及大殿外“龙从百丈深渊起,雨向九重天上来”的对联,也体现了这一功能。风调雨顺是古人最大的心愿,为了祈雨,唐代时在上兰村汾河边修建了窦大夫祠,功能是在汾河岸控水;明代时则在上兰村中心修建了五龙庙,功能是在村中祈雨。 1. 为啥要祈雨?从自然条件看,山西年均降水仅400-500毫米,蒸发量却达1500毫米,属“十年九旱”地区;且地表水匮乏,地下水埋藏深,传统技术难以利用。从灾害影响看,旱情常伴随蝗灾,进而引发饥荒和瘟疫,形成恶性循环。 2. 由谁来祈雨?三教在祈雨场景中各司其职:以五龙神系和风伯雨师为代表的道教,提供技术(符咒、占验),以观世音、九莲菩萨为代表的佛教僧侣团队,贡献仪轨(斋戒、诵经),以傅山祀位和官府祭祀传统为代表的儒家,通过礼制、碑铭等形式,为祈雨赋予合法性,形成“功能互补性共存”。山西的祈雨文化深刻体现了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在功能互补、仪式共享和空间共存中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教一体”民俗宗教生态。 五、五龙庙的文化价值: 五龙庙是山西祈雨文化的浓缩载体,是动态的三教融合博物馆。表现为三个层次的文化价值。1、建筑层:东西院分别对应佛教普世性与地方雨神体系,通过小门连通,象征三教互通。2、神祇层:九莲菩萨统摄五龙(道),傅山(儒)入祀体现圣贤崇拜。3、仪式层:僧侣主持道教龙王祭祀,儒家楹联赋予神学合法性。 当香客在东院跪拜观音,转身穿过门廊步入西院仰望风伯壁画时,他走过的不仅是两个院落,更是一条从佛教净土通向道教天界的信仰之路——而这条路的终点,始终是黄土高原上那片渴雨的土地。#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历史古迹 #文化旅游 #中北大学#山西dou知道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1. 九黎族·蚩尤。上古洪荒九黎族之首,战神之尊。铜头铁额,赤瞳如焰,犄角刺天,身披陨铁战甲,肩扛饕餮巨斧,征战四方,威震八荒。涿鹿之战中,他驾驭风伯雨师,布下迷雾大阵,与黄帝争锋,最终败亡。蚩尤象征原始蛮荒的野性与力量,是兵主战神。 2. 有巢氏·缁衣氏。有巢族大贤,人族最初的庇护者。白发如雪,眸含星辰,手持建木神杖,行走于蛮荒大地。他教人构木为巢,避兽御寒,以藤编衣,御风遮雨。缁衣氏象征智慧与生存,是文明最初的曙光,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化身。 3. 燧人氏·燧皇。人族火祖,钻木取火,点亮文明。赤发如火,肌肤烙印熔岩纹路,掌心托举不灭火种。他披火浣布祭袍,腰悬燧石链,行走于黑夜,驱散野兽与寒冷。燧皇象征光明与希望,是人族摆脱黑暗、迈向文明的关键。 4. 华胥族·雷泽氏。华胥族神女,人首蛇身,司掌雷电。她生于雷泽,行于云端,挥手间霹雳裂空,暴雨倾盆。雷泽氏象征天威与自然之力,是洪荒时代最震撼的天地之灵。 5. 昆仑族·西王母。昆仑之主,长生女神。玉骨冰肌,凤目含威,头戴青鸾羽冠,身披月白鲛纱。她执掌不死药,统御三界女仙。西王母象征永恒与秩序,是至高无上的天界女尊。 6. 东夷族·后羿。东夷神射手,射落九日,救苍生于焦土。古铜肌肤烙印太阳神纹,赤金重瞳锁定苍穹。他挽射日神弓,箭出如龙,烈焰焚天,终还大地清凉。后羿象征抗争与救赎,是人族不屈意志的化身。 7. 共工族·玄冥。共工族后裔,司掌寒冰与深渊。靛蓝肌肤覆冰鳞,呼吸凝霜,挥手成雪。他曾随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天倾洪水,最终化身北冥寒神,镇守极地。玄冥象征毁灭与沉寂,是洪荒最冰冷的永恒。 8. 祝融族·炎帝。祝融族领袖,神农氏后裔,火与农耕之神。红发如焰,赤瞳熔金,手持神农鞭,鞭挞荒野,化焦土为良田。他尝百草,疗万民,播五谷,定节气。炎帝象征生命与丰饶,是文明最初的耕耘者。 9. 伏羲族·女娲。人首蛇身,创世母神。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她额佩七彩神石,蛇尾蜿蜒如星河,披帛轻扬似晚霞。其指尖所触,泥人化生,藤蔓开花。女娲象征创造与救世,是万物之母,亦是洪荒最温柔的守护者。 10. 盘古族·刑天。盘古血脉,无首战神。乳目为眼,脐口作嘴,战斧劈混沌,巨盾镇山河。刑天象征不屈与狂战,是洪荒最极致的战斗意志。#生活服务热点中心 #ai动画 #传统文化 #国漫崛起 #高清壁纸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9
00:00 / 1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