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2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商代玉虎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殷墟王陵区及妇好墓出土的玉虎是商代玉器的杰出代表。其特点主要如下: • 造型特点:商代玉虎造型多样,有匍匐状、行走状、奔跑状等。其眼睛多为“臣字目”,虎口张开,部分头顶有角状装饰。肢体上,四肢前屈,足部着地,尾端常钻有小圆孔,便于系挂。整体体态矫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虎的威猛。 • 雕刻技法:主要采用圆雕和片雕两种技法。圆雕作品能生动展现玉虎的立体形态和神韵,如妇好墓出土的部分玉虎;片雕玉虎则以线条勾勒形态,简洁却不失生动。纹饰雕刻多运用双勾阴刻阳线纹饰,常见的有卷云纹、竹节纹、斑块鳞纹等。 • 文化内涵:在商代,虎被视为百兽之长,具有神秘力量。玉虎与宗教祭祀相关,被认为可用于沟通神灵、祈求庇护,同时也是贵族阶层佩戴的饰品,彰显身份地位,还被赋予了辟邪厌胜的寓意,用于驱赶邪恶、保护平安。 • 出土情况:商代玉虎集中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如妇好墓出土了9件玉虎,此外在殷墟西北冈、刘家庄、郭家庄等地也有发现。在山西、山东等地的商代墓葬中也有少量出土。 ·用料多样。 ·体量悬殊,圆雕件大者可达三十多厘米,几十公斤。 此视频为应邀对商代玉虎作一般性介绍,对研究者并无太多知识点,有深入研究者可私聊。 #玉虎#殷墟考古#商代玉器#殷墟王陵#妇好墓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5
山西博物院兽形觥 #山西博物院 #山西旅游 #金牌导游 兽形觥出土在山西省灵石县旌介商代晚期墓葬,墓葬中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多件带有“丙”族族徽,推测墓主人应为商代关系密切的方国首领。旌介商墓对研究商代考古、历史、青铜艺术有重大的意义,还是研究方国文化、商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极其珍贵的资料。 按照惯例,先来解释名字中觥字的含义。觥本指古代以兽角、木或铜制成的饮酒器皿,后演变为盛酒或罚酒的礼器,常见形制包括提梁、圈足及兽形盖饰。作为酒器,其典型特征为椭圆腹、兽头盖,常出现于“觥筹交错”等宴饮场景的表述中。 兽形觥高通高21.7厘米,通长24.5厘米,腹深9.3厘米。 自上而下分为盖部、颈部、腹部及足部。 首先来欣赏占比较大的腹部,腹部中央自上而下垂直且突出的青铜带,名叫扉棱,扉棱在晚期青铜器可用作装饰,而早中期青铜器中,扉棱可看做兽面纹的鼻子,看到扉棱后,左右对称可见鼻纹、眼纹、眉纹、耳纹、口纹及角纹,所以腹中之中置有兽面纹。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肃穆的气氛,但这些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纹饰具体代表着什么意义,至今众说纷纭。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奴隶主在这些可怖狰狞的纹饰中寄托了他们全部的威严、意志、荣贵、幻想和希望。 兽形觥侧方欣赏其足部亦有扉棱,扉棱左右置夔凤纹。诗曰:“天生玄鸟,降而生商”,部分学者认为,所谓玄鸟即是凤鸟。就是说天上神凤降临而商朝出现。凤鸟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重要图腾。也是常在青铜器上出现的腹部、足部的纹饰。 兽形觥颈部从侧方欣赏,从后往前依次出现三只夔龙纹。夔龙最早见于《山海经》对“状如牛、一足”异兽的记载,始见于商周青铜器,早期作为饕餮纹的辅助图案,后发展为独立纹样,商代夔纹多短身单独出现,西周逐渐演变为长身二方连续样式。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兽形觥的盖部,兽形觥采用龙首造型,龙首长相似融合多种动……#2025第三只眼看中国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