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3
你能想象吗?为了一口吃的,加沙的孩子们要冒着枪林弹雨去抢物资?更残酷的是,当国际社会紧急空投救命粮时,这些物资竟成了新的“死亡陷阱”——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自5月下旬以来,已有近1400名巴勒斯坦人在领取援助时丧生,仅7月最后两天就有105人倒在血泊中。这场用鲜血和生命堆砌的“人道救援”,究竟是希望的曙光,还是更深的绝望? 一、空投背后的血色真相 8月1日,阿联酋、约旦、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运输机掠过加沙上空,投下70多吨食品和药品。然而,当包裹落地时,等待的不是欢呼,而是新一轮的混乱——在扎韦达流离失所者营地,老人瓦西姆因腿脚不便,连续一周都没能抢到物资;更令人心碎的是,5500份西班牙空投的食品包中,竟有三分之一因降落伞故障直接砸向人群,导致5名平民当场死亡。 这不是偶然。联合国数据显示,空投成本是卡车运输的百倍,且效率极低:一架飞机只能运送10吨物资,而一辆卡车能拉30吨。更讽刺的是,德国这次空投的14吨物资中,竟包含需要微波炉加热的餐食,而加沙90%的地区早已断电。“这不是救援,是作秀!”加沙居民伊萨姆愤怒地说,“他们把我们当猴子耍,却不肯开放陆路口岸!” 二、死亡陷阱:被操控的援助系统 真正的灾难,始于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这个号称“中立”的组织,自5月底接管物资分发后,859人在其分发点附近被以军射杀,514人在运输车队途经的路上丧生。更诡异的是,所有分发点都设在以军火力覆盖的南部地区,而北部数十万民众为了领一袋面粉,往往要徒步8小时穿越战区。 7岁男孩达尔比的遭遇令人泪目:他和父亲步行8小时领到两公斤面粉,却在回家路上被抢走。母亲只能将混着沙子的动物饲料揉成饼,“这比石头还硬,但孩子们饿到连沙子都咽得下”。国际人权组织直言:“美以主导的援助系统,本质是用粮食当武器,将加沙人困在‘露天监狱’里。” 三、以色列的双重标准与国际困局 当多国紧急空投时,以色列却在玩“文字游戏”。军方声称“已开放200辆卡车物资”,但联合国揭露,仍有数千辆卡车在口岸滞留——每辆卡车都要经过长达72小时的“安全检查”,药品因高温变质,奶粉结块成石头。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尖锐指出:“以色列正用‘程序正义’掩盖集体惩罚,这种做法让其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更令人心寒的是,以色列竟将援助与政治挂钩。7月15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布在加沙南部建“人道主义城”,要求民众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