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6
襄阳的秋雨下了很久了,循襄城西南隅的青石板路漫行,未闻水声,先见一脉清浅碧流从苍崖下渗出,石上“襄水源”三字被苔痕晕染,恰是《水经注》里“襄水出襄阳南漳县北”的千年佐证。而溪畔那座黛瓦木亭,便是让无数行人为之驻足的逍遥亭。 亭不阔,四柱擎顶,飞檐微翘,倒像从宋元山水画里走出来的景致。柱上楹联“枕流听涛忘俗虑,凭栏望岳得逍遥”,墨色已淡,却道尽此亭风骨——它从不是供人歇脚的寻常驿亭,而是为羁旅者、归乡人辟出的一方精神留白。春日里,檐角垂落的紫藤花簌簌落在石凳上,溪水里的蝌蚪追逐着光斑,偶有老者携竹凳坐定,就着流水声慢悠悠地拉一段二胡,琴声与水声缠缠绵绵,把“逍遥”二字浸得愈发温润。 登亭北望,可见襄阳古城墙的雉堞在树影间若隐若现,西南方向,南漳群山如黛,正应了襄水“自南而北,绕城入汉江”的脉络。遥想古时,往来襄阳的文人墨客,或自汉江泊舟,沿襄水寻源至此,或从南漳山道而来,歇脚亭中。他们或许会像孟浩然那样,掬一捧襄水,品一口山茗,任山风卷走案牍劳形,让流水洗去行路风尘——此亭的“逍遥”,从不是遁世的消极,而是暂别喧嚣、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从容。 如今,襄水两岸已修起步道,往来者多是晨练的居民、写生的学生,逍遥亭依旧静静立在溪畔。它见过古时的马蹄声碎,也听过今日的欢声笑语,却始终以不变的姿态,守着一脉碧水,给每一个经过的人,留一段可以“枕流听涛”的时光。风过亭檐,似有古人的轻叹与今人的笑语交织,原来真正的逍遥,从不在远方,而在这亭、这水、这片刻与自然相融的心境里 。 #我要上热门 #旅行 #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原创作品 #襄阳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