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6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9
fzm5月前
洪先礼,1966年出生,河南商丘市夏邑县桑堌乡郭各村人。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陈传明、谢庆军、朱坤芳、洪先礼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但他的唱功却轰动苏鲁豫皖。他没有国家级、省级演员的名号,但他却创造了许多国家级、省级演员所不能企及的演出成就,已出版发行由他主演的音像作品十余部。 他在艺业上没有师承,但他却以自己的天分和努力,继承发扬了豫东调的优良传统,使“红脸”唱腔这枝艺术上的奇葩更具迷人的魅力。 从艺历程 弃学从艺 商丘是戏曲之乡,也是豫东调的主要流传地区,梆子戏在夏邑很受欢迎,并产生了不少著名的红脸演员,戏曲艺术在洪先礼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16岁那年,他产生了弃学从艺的念头,但阻力之大却是他没想到的。先是班主任老师极力反对,因他当时学习成绩较好,又是班干部,老师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好好读书成材。身为煤矿工人的父亲同样反对他走从艺之路,认为那不是一条成才之道。然而,这些阻力对痴迷于戏曲艺术的洪先礼来说已无济于事,醉心于戏曲艺术的他,做梦都是自己在台上扮演王侯将相,乃至坐在课堂里,满耳听到的都是锣鼓声。最终,为了他痴迷的戏曲艺术,当年16岁的他选择了弃学从艺。 坎坷求艺 因为瞒着家人自作主张到剧团学戏,父亲在生气之余拒绝给他提供学费,他只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到了剧团之后,学艺的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学习一个月后,老师认为洪先礼“没有嗓子,唱不出来”。他只得失望的回了家。一些乡邻和亲戚朋友却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认为凭他的嗓子不应该唱不出来,如就此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这些鼓励的话,给心灰意冷的洪先礼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他下决心再回到剧团,一定要学出个名堂来,不辜负乡邻的期望。在剧团,他刻苦练功,一招一式,一丝不苟的向老师们学习。为了练出嗓子,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喊嗓子一直练到嗓子出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洪先礼以他的勤奋,终于在剧团崭露头角,并开始出演主角。而好事多磨,因为种种原因,业余剧团解散了,此时距洪先礼开始学戏,仅仅9个月的时间。 剧团虽然解散了,但此时的洪先礼已经打下了一定的戏曲基础。为了他所痴迷的戏曲艺术,他四处拜师访友,努力提高自已的演唱水平。刚入剧团时,他学习的是刘派唱腔,剧团解散后,他不拘泥于一门一派的演唱特点,而是遍访名老艺人,虚心向他们求艺。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
00:00 / 1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44
00:00 / 1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
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1
00:00 / 1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2
00:00 / 1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