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地处中国中央造山系大别造山带东段,西北襟连大别山,东南濒临长江。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因主峰天柱峰似“擎天一柱”而得名,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等。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 山峰地貌:以花岗岩崩塌地貌而闻名,几乎包含所有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有4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489.8米,周围是中山地貌,呈现出峰林峰丛的景观,山势雄伟险峻。 水文景观:雨量充沛,有形态各异的井潭、瀑布、溪泉等,还拥有中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位于海拔1100米的高处,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 生物景观:森林覆盖率高达97%,有高等植物206科703属135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6种。还拥有云豹、黑麂、紫貂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历史遗迹: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圣地;还有天下奇观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现存唐至民国题刻400余方,是一座天然书法展览馆和碑刻长廊。 名人文化:汉武帝曾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碑刻和诗词佳作。 #天柱山 #名胜古迹风景 #大自然鬼斧神工 #皖南自驾游 #酒旅新星训练营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大山哥1周前
班瓜嶂:粤桂之巅的时光秘境 在粤桂交界的化州大地上,一座海拔577.5米的孤峰傲然矗立,它便是被称作“化州屋脊”的班瓜嶂。这座山峦不仅以地理高度定义了化州的天际线,更以千年时光沉淀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密码,成为粤西大地上一座鲜活的“时光博物馆”。 一、山名之谜:从“斑瓜”到“班瓜”的千年嬗变 班瓜嶂的命名,本身便是一段未解的文化谜题。古籍中“斑瓜铁屎嶂”的记载,将“斑瓜”与“铁屎”因盛产黑铁矿石得名并置,暗示其曾与相邻的铁屎嶂共称“双峰”。而今“班瓜”取代“斑瓜”,或因方言谐音的演变,或因文人笔墨的雅化,但山间那片形似“瓜皮”的巨石(登山者曾戏称为“斑瓜鳞片”),仍默默诉说着原始命名的本意。这座山的名字,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化州从蛮荒到文明的漫长历程。 二、地质史诗:5.78亿年的自然雕琢 班瓜嶂属于云开大山支脉,其山体由震旦系变质岩构成,历经5.78亿年风化剥蚀,形成如今不规则的峰林地貌。山间巨石嶙峋,有的如利剑刺天,有的似卧佛酣眠,其中最著名的“千年木”横卧山径——这段被登山者拾获的橘黄色木段,年轮细密如史书,成为山灵的见证者。而山顶的防火带遗迹,虽因工区撤离而荒草丛生,却仍隐约可见当年知青与林场工人开垦的痕迹,那是人类与自然博弈的原始印记。 三、生态宝库:从原始森林到“鸟国”奇观 班瓜嶂的生态价值,远超其地理高度。山间古木参天,蕉林漫野,据化州市政府2025年生态调查显示,其森林覆盖率达92%,是粤西地区少有的原始次生林带。更令人惊叹的是镬盖顶下的“飞鹰岩”——每年秋冬,成千上万的飞鹰在此结巢,人畜难近,形成独特的“鸟国”现象。生物学家推测,这与班瓜嶂特殊的气候微环境有关:山体阻挡寒潮,形成局部温暖带,加之食物链完整,成为猛禽越冬的理想栖息地。 四、攀登指南: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交通:从化州市区驱车向北,经文楼镇沿水泥路直达那训村委会三脉村,全程约78公里。在三脉村往三脉瀑布方向有个鱼塘可以开摩托车沿山路直达保华田,然后再徒步爬200米可以到山顶。 贴士: 最佳季节:10月至次年4月,避开雨季与酷暑。 必备装备:防滑鞋、手套(茅芒草叶如锯齿)、驱蚊液。 五、班瓜嶂:一座山的哲学 班瓜嶂从不以险峻取胜,却以“包容”成为化州的精神图腾。它接纳过知青的青春、客家的烟火、革命的热血,也包容着飞鹰的领地、古木的年轮、巨石的沉默当登山者站在山顶,看云海在粤桂边界翻涌#大山哥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