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东汉末年,柴桑为东吴属地,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83万人马,离开许昌,浩荡南下,追赶刘备,虎视东吴。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中日夜操练,迎击曹军。 唐时,江州司马白居易曾荡舟至此眺望湖光山色,感兴赋诗。北宋时,理学家周敦颐见此岛状如月,遂名“浸月”。后人在岛上建“浸月亭”,寓景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意,也寄托了后人对白居易、周敦颐两位贤人的怀念。后来,周敦颐的儿子周寿从湖南来到江州为父守墓,见甘棠湖一带“山头不沟薄茏烟”,遂在湖堤建一亭,名为烟水亭。明嘉靖年间,两亭俱废。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江关督黄腾春于浸月亭故址重建烟水亭,这就是现今烟水亭的由来。明清时期烟水亭建筑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至清光绪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现在规模。建国后逐年保养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湖岸。 烟水亭是历代文人骚客宴游之地。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或叙事绘景,或写意抒情,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游亭观联,雅趣盎然。 旧时,烟水亭是本城民众祭祀先贤的香火之居。五贤阁内纪念的五位贤士和贤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刺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现烟水亭各厅室已改作九江文物陈列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土文物。 据府志记载,“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当过浔阳县令,为九江人办过不少好事。纯阳殿中的吕洞宾塑像早已毁于兵燹[xiǎn],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斗大的“寿”字,一笔九转,寓意“九转成丹”。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据说这块似“寿”似“丹”的字碑,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烟水亭石级两旁有藏剑石匣一对,立于亭前石级两旁,有纳峰藏剑之意。据载:九江常遭屠城和匪寇骚扰,按阴阳家之说,皆因郡城面对庐山双剑峰所致。“宋乾道间,郡守唐立方乃辟谯楼前地筑为二城,夹楼矗其上,谓之匣楼,曰:匣实藏剑”。后遭毁。现石凿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知县陈鼐扩建烟水亭时所凿。 #九江烟水亭 #九江旅游攻略 #旅行推荐官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8: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昌安2周前
庐山,这座以“匡庐奇秀甲天下”闻名于世的名山,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集山、江、湖于一体,形成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其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属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四季分明,夏短冬长,被誉为“清凉世界”。 自然奇观 庐山以瀑布、云海、峰峦著称。三叠泉瀑布落差155米,三级跌水如银河倾泻,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含鄱口海拔1286米,可俯瞰鄱阳湖,是观日出与云海的绝佳之地;五老峰因五座山峰形似五位老翁并坐而得名,雄奇险峻,登顶可览“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此外,锦绣谷由第四纪冰川刻切而成,谷中繁花似锦,天桥、险峰、仙人洞等景点沿绝壁分布,冰川遗迹与云雾景观交织,宛如仙境。 人文底蕴 庐山是“人文圣山”,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1.6万余首诗词。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写于花径,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更成千古绝唱。宗教文化方面,东林寺、西林寺等佛教圣地与简寂观等道教遗迹并存,展现多元信仰交融。历史建筑中,美庐别墅见证近代风云,庐山会议旧址记录红色记忆,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曾培养出无数文人雅士。 游览贴士 庐山景点分东、西两线。西线集中如琴湖、花径、锦绣谷等精华,适合一日轻松游;东线以壮丽取胜,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等景点相距较远,需体力支撑。景区内观光车与步行结合最佳,牯岭镇作为旅游集散地,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庐山恋电影院每日循环播放经典影片《庐山恋》,创吉尼斯纪录。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