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8: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4
鄂B600005月前
《贾亦斌与嘉兴起义》 1949年4月7日,浙江嘉兴,国民党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3000余人在团长贾亦斌率领下发动起义,这场震撼国民党统治核心的行动,成为解放战争的关键转折。 贾亦斌出生于1912年湖北阳新,毕业于陆军大学第7期。抗战期间,他浴血淞沪、武汉、长沙等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目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内战行径,他内心的失望与日俱增。1946年,贾亦斌虽在蒋经国麾下任职,却逐渐看清蒋氏政权的本质,毅然决定与旧势力决裂,投身革命事业。 起义筹备充满艰险。1948年晚秋,贾亦斌与段伯宇等人秘密谋划,与中共上海局建立联系。彼时,人民解放军连战连捷,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贾亦斌深知,在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发动起义,能产生巨大震慑,动摇其军心。筹备过程中,他既要防范内部泄密,又要躲避敌军监视,凭借坚定信念与卓越领导力,成功团结志同道合的战友。 1949年4月6日晚,贾亦斌果断行动,率学员控制总队部,迫使总队长黎天铎签发演习命令。次日凌晨,3000余人高举反蒋大旗,向莫干山进发。起义消息令蒋介石惊恐,国民党立即调集数十倍兵力围追堵截。起义部队奋勇突围,血战乌镇、妙西山等地,虽英勇抵抗,终因敌众我寡,仅剩80余人。身负重伤的贾亦斌在群众与游击队帮助下脱险,找到了党组织。陈毅对起义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历史意义。 嘉兴起义虽未在军事上取得全面胜利,却在政治上产生深远影响。它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众叛亲离,极大动摇了敌军军心,加速了蒋家王朝的覆灭,也为其他国民党军队树立了弃暗投明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贾亦斌积极投身建设与多党合作事业,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他曾感慨:“嘉兴起义划分了我的前半生与后半生,我坚定不移跟党走,从未动摇。”2012年,贾亦斌逝世,享年100岁。 贾亦斌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非凡勇气做出正义抉择,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力量。嘉兴起义作为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靠右走5月前
《贾亦斌与嘉兴起义》 1949年4月7日,浙江嘉兴,国民党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3000余人在团长贾亦斌率领下发动起义,这场震撼国民党统治核心的行动,成为解放战争的关键转折。 贾亦斌出生于1912年湖北阳新,毕业于陆军大学第7期。抗战期间,他浴血淞沪、武汉、长沙等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目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内战行径,他内心的失望与日俱增。1946年,贾亦斌虽在蒋经国麾下任职,却逐渐看清蒋氏政权的本质,毅然决定与旧势力决裂,投身革命事业。 起义筹备充满艰险。1948年晚秋,贾亦斌与段伯宇等人秘密谋划,与中共上海局建立联系。彼时,人民解放军连战连捷,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贾亦斌深知,在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发动起义,能产生巨大震慑,动摇其军心。筹备过程中,他既要防范内部泄密,又要躲避敌军监视,凭借坚定信念与卓越领导力,成功团结志同道合的战友。 1949年4月6日晚,贾亦斌果断行动,率学员控制总队部,迫使总队长黎天铎签发演习命令。次日凌晨,3000余人高举反蒋大旗,向莫干山进发。起义消息令蒋介石惊恐,国民党立即调集数十倍兵力围追堵截。起义部队奋勇突围,血战乌镇、妙西山等地,虽英勇抵抗,终因敌众我寡,仅剩80余人。身负重伤的贾亦斌在群众与游击队帮助下脱险,找到了党组织。陈毅对起义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其历史意义。 嘉兴起义虽未在军事上取得全面胜利,却在政治上产生深远影响。它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众叛亲离,极大动摇了敌军军心,加速了蒋家王朝的覆灭,也为其他国民党军队树立了弃暗投明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贾亦斌积极投身建设与多党合作事业,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他曾感慨:“嘉兴起义划分了我的前半生与后半生,我坚定不移跟党走,从未动摇。”2012年,贾亦斌逝世,享年100岁。 贾亦斌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以非凡勇气做出正义抉择,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力量。嘉兴起义作为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79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战役背景 - 战略地位重要:徐州是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线的中枢,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汇点,连接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是国民党保护南京的前哨,蒋介石在此部署了大量军队。 - 敌我态势变化: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多作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辽沈战役获胜后,解放军总兵力超过国民党军。国民党在东北和山东等战场接连失利后,在徐州地区集结80万主力,企图扭转败局。 战役过程 -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击毙黄百韬。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切断徐蚌线,完成对徐州的包围。 -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约12万人,生俘黄维。华东野战军主力将杜聿明集团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歼灭孙元良兵团两个军大部约4万人。 - 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转入战地休整,对杜聿明集团展开政治攻势。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于10日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约20万人,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战役结果 人民解放军以伤亡13.6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取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战役意义 淮海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防御计划,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战役特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我军战场总兵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进行的,人民解放军以60万的兵力战胜了优势装备的国民党军80万,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95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3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笨老头3天前
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至1948年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红军长征胜利后这里成为革命的落脚点,随后又成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在这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了全国的革命斗争,并在此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培育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延安精神。著名的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和巍峨的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创造辉煌业绩的历史,毛泽东思想也在此期间走向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如今的延安不仅是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是一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城市,但其作为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和精神象征将永载史册。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承载了中国革命关键岁月、孕育了核心指导思想、塑造了独特精神气质的历史文化符号。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承载了中国革命关键岁月、孕育了核心指导思想、塑造了独特精神气质的历史文化符号。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49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