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
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诞生 约138亿年前,我们的宇宙通过大爆炸诞生于物质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然后开启进化之路。物质或能量或时空在急速膨胀的过程中,物质或能量分布密度与温度急剧下降,逐渐形成可以产生引力效应的粒子。然后随着时空的进一步膨胀,温度继续下降,这些可以产生引力效应的粒子结合成了夸克、电子等基本粒子,开始产生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及电磁力。 时空的持续膨胀伴随着温度与物质密度的持续下降,温度下降就是物质运动速度的下降,就是物质相互碰撞速度的下降,逐渐准许夸克结合成中子和质子,宇宙进入以中子和质子为主的时代。这个进化过程虽然很复杂,但进行得很快。比如,当时宇宙的反物质与物质是同比例并且均匀分布的。在局部区域,物质与反物质分布开始趋向极端化,有些区域完全向反物质方向发展,有些区域就向物质方向发展,并继续膨胀。比如,我们银河系与附近星系应该都是物质构成。 在完成正反物质空间分布差异之后,时空又膨胀了许多,温度同步也下降了许多。中子容易衰变成电子和质子,而质子却比较稳定,这意味着质子占比会增加,中子占比会下降。在中子占比下降的过程中,时空继续膨胀,温度继续下降。中子与质子可以结合一起了,而不至于被轻易撞开了,这就形成了氢元素的氘和氚。氘和氚等的碰撞,可以形成氦元素,甚至锂元素。在形成氦元素的过程中,温度继续下降,这样就不具备形成更重元素的温度条件了。 中子的衰变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一样,是粒子的隧穿效应所致,这是一种量子效应。中子与质子结合以后,由于质子的电磁力效应,极大遏制了中子发生遂穿效应的概率,促使中子寿命大幅度提高。但是一个质子的电磁力不如两个质子的电磁力强大,因此,氢的氘同位素中的中子寿命明显小于氦元素中的中子寿命。这也是氢元素中,氘与氚占比极小的原因。
00:00 / 08: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