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6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吉祥2周前
山西太原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 目前世界上有确切纪年、开凿年代最早、体态最大的巨型摩崖石刻释迦牟尼佛像。 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 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大佛为跏趺式释迦牟尼坐佛,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气势非凡。 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2000年9月21日,蒙山大佛入选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蒙山大佛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大佛先后荣获太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单位、太原市优秀旅游景,太原市优秀对外宣传基地、太原市精神文明景区、太原市旅游经济贡献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原文明景区等称号。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概况: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蒙山北峰,为跏趺式释迦牟尼佛坐像,通高约63米,其中佛座高4.5米,佛首高12米,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佛体为黄色砂岩,佛首由水泥砂浆制成,重达80多吨。 历史沿革: - 建造: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具体时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始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另一种观点认为晚于该年。由北齐文宣帝高洋驱使人民修建,历经五代皇帝,25年后,北齐天统五年(576年)完工。 - 保护与修缮:隋朝仁寿初年(602年),为保护大佛,开化寺修建佛阁。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唐显庆末年(660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大佛后,大舍珍宝财物。唐会昌四年(844年),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唐乾宁二年(895年),晋王李克用重修佛阁。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北平王刘知远再次重修。 - 损坏与埋没:宋朝时期,宋太宗攻克晋阳后,下令火烧晋阳,又引水灌城,大佛受到损坏。元末,大佛头部崩塌,此后湮没了六百年。 - 发现与复原:1983年,市政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2006年,当地政府开始对其进行修复和开发,2008年3月,佛头添在蒙山大佛的佛颈上,同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 艺术特色: 蒙山大佛为北齐佛教造像风格,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衣纹洗练而流畅。佛像施禅定印,两手之下的双腿呈结跏趺坐式,展现出庄重、安定的气质。#风景如画的地方 #山青水秀好地方 #旅游景点打卡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