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3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的枪声,结束了吴石将军的生命,却将他的妻儿推入无尽深渊。彼时,16岁的吴学成拉着7岁的弟弟吴健成,穿着破旧行走在台北街头,路人避之不及。他们的母亲王碧奎被关在保密局牢房,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不见天日。 吴石1894年出生于福州,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军事才能出众。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他都立下功劳,在军界颇具声名。陈诚在保定军校结识吴石,视其为学霸,对他极为钦佩。北伐时,两人结下过命交情。后来,吴石因对国民党腐败失望而政治觉醒。1949年,他随国民党败退台湾,获陈诚力荐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并授中将军衔。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吴石已是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高级情报人员,代号“密使一号”。1950年初,身份暴露后,他和妻子被捕。审讯中,吴石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留下“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的诗句。 吴石牺牲后,家人的遭遇令人痛心。房东驱赶,邻居躲避,两个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在公园长椅过夜,饿了就翻垃圾桶找食物。台湾寒冷的夜晚,吴学成用瘦弱的身体为弟弟挡风。 在这绝望时刻,陈诚和吴荫先伸出了援手。陈诚虽与吴石政治立场不同,但念及昔日情谊,不顾政治风险,积极奔走保释王碧奎。1951年初,被关押7个月的王碧奎重见天日,此时她已瘦骨嶙峋、头发花白。在王碧奎被关押期间,吴学成和吴健成得到吴石旧部下资助,而这背后是陈诚用政治地位撑腰。 吴荫先是吴石的族孙,一个普通台湾百姓。他怀着善良勇敢的心,将两个孩子接到家中,一句“别怕,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王碧奎出狱后,为了生计给人缝补衣物,吴学成辍学擦皮鞋贴补家用。小吴健成在学校常被欺负,但他争气地考上台湾大学,还获得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 远在大陆的吴石其他子女也历经磨难。长子吴韶成因父亲“国民党背景”被下放农村,牙齿全坏;大女儿吴兰成毕业后到内蒙古林区医院工作近二十年。 1973年,吴石获追认为革命烈士。20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家人在美国相聚。1993年,王碧奎在美国辞世。1994年,吴石与王碧奎骨灰合葬北京香山,墓碑上“丹心在兹,与山河同”八个字,是对英雄的永恒铭记。陈诚与吴荫先在特殊时期的善举,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