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眩晕!赤裸又难以停下来!萨特《恶心》里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地攥住了我的身体,我像小说主角一样跌坐在椅子上,不知身在何处,只知道“恶心”不会再离开我。 这是我读小说最怪异的一次体验。这本书也是我入门存在主义哲学的读物:世界本无预先规划好的意义,你的自由选择才是定义你自己的唯一途径。 萨特写这本书是在1938年,当时他刚开始思考存在主义哲学体系,某天脑海里冒出来了洛根丁这个主角,他就像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忙碌着、忙碌着,突然某天觉得生活哪里不对,眼前的事物都变得面目全非,树不像树,沙发不像沙发,万物开始变型,这让他感到恶心。 然后他突然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偶然存在的,就像随机掉落的石子。而别人口中的经验和所谓人生大道理也并非真理。 书中的描写也能关联很多现代人熟悉的场景: 加班到凌晨突然问自己:"我到底在忙什么?" 参加聚会时觉得所有人都在表演 看着周遭的世界,突然觉得一切都怪异而陌生这些就是萨特说的"恶心"——当你看穿生活的表面规则时那种不适感。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不敢承认的困惑。如果你对存在主义感兴趣,又觉得入门哲学有点困难,就推荐从这本小说开始。 翻开《恶心》,你会遇见那个在咖啡馆发呆的自己。萨特早已预言:那些令你窒息的瞬间,恰是自由的开始。#每日分享 #阅读 #人生意义 #虚无 #哲学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5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2025.10.16 晚 视频里的歌我很喜欢,我想知道,我们是不是老了,晚上八点我开车从明珠花园回家,途中,一恍神,我迷路了,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赶紧手机导航才到家。老年痴呆的前兆吗?好可怕的,不过这辛集迷路我也不是第一次。 我在想,海默症是不是把人的意识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婆婆多年患有此病,不能与我们交流不认识我们这些儿女,但娘会自言自语我们听不懂的话,很多时候娘会对着我们笑,姐常说,咱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能也是高兴的,咱不懂但娘不一定不快乐。现在想着他们几个哄着娘吃饭的样子,其实挺温馨的。 想起娘,自会想起马庄的老家,心内很是珍惜,藏着过去,青春,岁月,家,我记得第一次见它,我24,青葱年岁,百年老院,屋檐有飞花雕工,淡灰青砖,葡萄架绿葱葱的挂在头顶,门两边苹果树,院子里还有两颗大枣树,那个时候我兴奋的想,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摘枣子,小时候我喜欢摘枣子,经常爬别人家的枣子树,然后会被追着跑,大人喊叫的声音依稀会响耳边,那绿葱葱的院子给了我极深的印象,还有笑呵呵的爸爸与娘。 恍然,三十余载,春秋更替,或苦或累,或笑或甜,院子里见孩童欢做一团,小桌子上几个小脑袋攒动,又是冬夏交替,孩子们长大了离开了,爸爸与娘逐渐老去,葡萄藤不知道啥时候没了,苹果树也没了,枣树被我摘过很多个秋后,也没了,门口多了红彤彤的山楂,窗前有了柿子树,然后,父母也都离开了,院子长出了荒草,沉寂下去。 这,就是生命吧?见它生机勃勃,见它枯萎。再见它生机勃勃,我们几个打算过几天回老家收拾收拾,院落也种花种草,种菜种辣椒,柴火灶周末贴饼子熬大锅菜,早晨熬到中午的大锅菜,焦黄的大饼子,粗壮的大粉条子,可在堂屋里凑着打扑克,扑克打累了,可以摸一个黄灿灿的大饼子就着大葱吃一口。 这就是活着的味道吧,大葱就饼子,粗糙但贼舒服,是,我追求的生活永不会精致,只会极舒服。 朋友坐我对面,说,坐一会站起来的时候腿特别没有劲,需要扶个东西才可站起来,想想应该老婆了(老婆是我们方言,就是老太太,很老的意思)才会这个样子,我顺口来一句,你以为咱不是老婆吗?想想咱啥岁数了吧,我五十七,小盆友眼中我们就是脆生生的老婆子,虽然俺们自己总觉得自己二十岁。 关于家,关于老去,关于生命,会在我梦中生花。#原创视频 #生活碎片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这是廊桥遗梦的一段视频,1995年上映,第一次看时记得看了20几分钟,啥玩意儿呀,快看成龙主演的一个好人,回过头来再看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一对兄妹整理母亲遗物时翻出一段尘封的往事 弗朗西斯卡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生性浪漫活泼的女孩,25岁嫁给了美国大兵理查德,来到美国后略感失望,只不过是从一个农村来到了另一个农村,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她戒了烟,辞了职,挽起长发,包裹在粗衣布裙里,还生了一对儿女, 20年匆匆而过,45岁的弗朗西斯卡,每天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做早餐,丈夫孩子吃完离开,她开始收拾锅碗瓢勺桌椅板凳,洗衣拖地,上街买菜,继续为晚饭而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其实是众多中年妇女的写照,丈夫儿女进门会任由门在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会任意切换她正在欣赏的古典音乐,饭桌上她瞧瞧丈夫,看看儿女,眼里充满期待,好像让他们和她说点什么,可他们只是自顾自地的吃着饭,没有人讲上一句话也没有人多看她一眼,似乎她在家所干的一切理所当然存在感为零,等收拾完厨房,丈夫早打开电视,一直到睡觉前,其实她讨厌看电视剧,她更愿意看书,因为在书里她能感受到自己,她总是在回想,25岁花样年华的她,与美国军人结婚,家安在这里,一双儿女相继出生,丈夫不让出去工作,相夫教子20年,每天程式化生活的搓磨把她从一个浪漫女子困成了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农村主妇,好在她依然爱看书听古典音乐, 直到有一天一个绿色卡车停在他家门外,一个男人向他走来,男人消瘦,但是衬衣下肌肉紧绷,卷曲的灰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角,这爷们儿叫罗伯特,恰当的时间碰上恰当的地点,这小子是问路,鬼使神差,由于农村不好辨认道路,她居然主动带她去,为了感谢带路,他随意摘了一捧花送给她,却让她倍感温暖,因为从没有人给她送过花,于是她请他来家吃饭,他进门总是手扶铁门轻轻关上,门没有像以前一样咚的一声响,一个微细环节在她心里却有了不小的震动,他们聊诗歌,谈古典音乐,心照不宣,她感觉自己又复活了,于是他们共同度过了4天的幸福时光,外出的丈夫和孩子回家的日子就要到了,也就意味着她必须做出抉择,是追求自己的浪漫和他走,还是留下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私奔会让家人受尽嘲讽,两个孩子正值少年,犹豫再三,终归还是选择留下,她不忍心离去,让枯燥无味的家变的支离破碎 时过多日,他们再次相遇,他开着车,她坐着丈夫开的车,他的车近在咫尺,就是视频的界面,她只要打开车门,他一定会迎接她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7: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走出困惑,解放自我 雾中行 人生之困惑,不期而至,如晨起推窗,忽见漫天大雾,四顾茫然,不知身在何处,路在何方。 年少时总以为长大便得解脱,殊不知成年人的世界无非是换了枷锁。昔日困惑于功课考试,今朝困于生计前途;昔日苦于父母管束,今朝忧于儿女前程。困惑如影随形,不过变换形状罢了。 人至中年,尤觉困惑重重。向前望去,道路分支无数,不知择哪条而行;回首来时径,又疑当初是否走错。同侪之中,有的已然腾达,有的依旧沉沦,而自己卡在当中,不上不下,不进不退,竟不知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们困惑于爱。拚命争取的,得到后索然无味;轻易放弃的,失去后追悔莫及。曾经笃信海誓山盟,却发现人心易变;曾经不屑世俗婚姻,到头来又羡慕寻常夫妻的温暖。 我们困惑于工作。少年时壮志凌云,以为能改变世界;而今朝九晚五,不过为稻粱谋。昔日嗤之以鼻的妥协与圆滑,如今自己一一践行,还要安慰说这是成熟。 我们困惑于自我。镜子里的面容日渐陌生,内心的声音渐趋微弱。不知何时起,我们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模样,却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形状。偶尔午夜梦回,惊醒时间之流逝,惶恐一生将尽,竟不知为何而活。 最苦的是这困惑无处诉说。对人言说,或笑你矫情,或劝你知足。社交场上的欢笑掩不住独处时的空茫,朋友圈的光鲜遮不了内心的荒芜。人人皆戴面具扮演从容,暗地里各自挣扎而不相知。 然细思之,困惑何尝不是一种觉醒?麻木之人从不困惑,唯有思考者才会迷茫。这困惑恰证明我们尚未完全向生活投降,内心还有不甘、还有追问、还有那一点不肯熄灭的火光。 或许人生本来就没有预先备好的答案,我们都是雾中行人,只能摸索前行。每一步选择都带来新的困惑,每一个解答都引出更深的问题。这条路没有终点,唯有过程;没有标准答案,唯有亲身体验。 于是渐渐明白:困惑不是需要驱散的迷雾,而是生命本身的质地。我们不再急于寻找出口,而是学会在迷雾中驻足,观赏那些朦胧之美;不再焦虑于没有答案,而是安于提问的状态。 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人生实难,困惑难免,但这正是生而为人的证明。我们都在迷雾中行走,谁又不是一边迷茫,一边前行呢?#好书推荐 #推文 #人生困惑问庄子 #读好书做好人 #自我治愈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