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67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花虎朗3月前
拆解表里不一的宗庆后:解码娃哈哈体内亏损、体外盈利的神奇,大股东杭州国资委该如何破局? 当持股46%的杭州上城区国资委收到娃哈哈集团2024年“净利润1.2亿元、分红为零”的年报时,另一组数据在隐秘流传:宗氏家族控制的“娃哈哈系”体外公司(含宏胜集团、离岸信托等)当年净利润达47.67亿元。这种“大股东颗粒无收,家族腰包鼓鼓”的现实,是宗庆后编织的资本迷宫——一边以“实业报国”人设稳居首富,一边通过离岸架构、关联交易将利润与国资切割,让持股46%的杭州国资委这个“名义大股东”,沦为眼睁睁看着收益流失的旁观者。 如今,宗庆后离世引发的340亿元遗产诉讼(三名自称非婚生子女索赔),撕开了迷宫裂缝。对杭州国资委而言,作为手握46%股权的大股东,核心命题不是“要不要掌控企业”,而是“如何用好大股东身份,把国家和人民的收益拿回来”——国资当大股东的使命,从来不是“绝对控股”,而是守住不流失、保增值的底线。 一、“左手国资、右手家族”:宗庆后给大股东埋的“暗雷” 宗庆后的“实干企业家”形象,与其资本版图形成刺眼反差。持股46%的杭州国资委本应拥有话语权,却被三层设计架空: 利润转移的“明渠暗管” 宏胜集团承接娃哈哈近1/3代加工业务,股权指向宗馥莉控制的离岸公司。2024年宏胜净利润21.3亿元,仅向集团支付0.8亿元加工费——按市场价应达8.7亿元,8亿元差额被截留。国资按46%本可分得3.68亿元,却颗粒无收。 品牌授权的“利益黑洞” 全国300余家使用“娃哈哈”商标的企业中,273家未缴授权费,涉及年销售额超120亿元。按5%行业费率,集团年损失6亿元,国资应得的2.76亿元被侵占。更隐蔽的是,2025年初宗馥莉试图转移387件“娃哈哈”商标,若得逞,国资将彻底丧失核心资产掌控。 离岸资产的“隔离术” 宗庆后设立的香港汇丰信托(18亿美元)、塞舌尔圣嘉集团(持70%海外业务),均未纳入集团报表。按46%持股,国资应享8.28亿美元权益,却既无法查账也无从分红。2024年宗氏家族从中支取1.2亿美元海外并购,国资连流向说明都未收到。 二、遗产诉讼撕开的大口子:大股东的“被动机遇” 宗庆后“专一企业家”人设,在遗产诉讼中碎裂。三名原告的证据链,给了国资“重新算账”的机会 #Ai创作#娃哈哈 #宗庆后 #宗馥莉被告#热点@抖音小助手
00:00 / 06: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2
25年2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回应“娃哈哈”商标转让一事。公告称杭州娃哈哈集团申请将商标转让给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个人的)。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初期,是法国达能出资了4500万美元(股权购买)和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款),共占股份51%。1996年娃哈哈集团和法国达能合资出资的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转让协议》,但是未获得商标局批准。1999年双方又签订了《娃哈哈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明确了杭州娃哈哈集团授予杭州娃哈哈食品公司专有的和不可撤销的商标使用许可。但是因为后期对娃哈哈商标使用权存在分歧,法国达能认为既然已经签订了商标专有的使用合同,那商标只能是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联的企业使用,不能让其他三方公司使用。但是双方在商标上都各执己见,所以最后闹到了分家。最后在09年法国达能出售了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51%的股份,股份转让给了个人,至此,因为96年(达能最初)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没有通过商标局的批准,商标所有权还在杭州娃哈哈集团。2025年1月杭州娃哈哈集团向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娃哈哈系列商标的转让申请,共计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给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个人)。#娃哈哈 #宗庆后 #娃哈哈宗馥莉 #宗馥莉 #杭州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3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7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6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