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7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77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李治 - 登基前: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自幼聪慧,深得李世民喜爱。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治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 - 登基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李治在位初期,继续推行贞观之治的政策,使唐朝的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朝的版图达到最大。但后期,李治因身体原因,逐渐将朝政大权交给武则天。 - 晚年:李治的身体每况愈下,上元二年(675年),李治因病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弘道元年(683年),李治崩逝于东都洛阳之贞观殿,享年56岁。 武则天 - 入宫为妃: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十四岁,应召入宫,最初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 - 二度入宫: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成为皇后。武则天在宫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她帮助李治处理朝政,打压关陇集团等反对势力。 - 掌权:显庆五年(660年),李治因病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先后废掉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于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 - 退位去世: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因病卧床不起,朝中大臣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李治和武则天的人生紧密交织,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00 / 3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