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6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9: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书评---渴望永生:欧洲人如何“发明”古埃及的来世 《渴望永生:欧洲人如何“发明”古埃及的来世》(Yearning for Immortality: The European Invention of the Ancient Egyptian Afterlife) 这本书由Rune Nyord撰写,2025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20页,包含10幅插图。Nyord是埃默里大学研究古埃及艺术与考古的副教授,曾出版《呼吸的肉体:古埃及棺材文本中的身体观念》等作品。他的专业背景让这本书在埃及学领域有很强的说服力。书中探讨了我们对古埃及来世观的理解如何被基督教框架“重塑”,不仅适合学术读者,也能吸引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人。 核心论点:基督教如何“改编”古埃及 Nyord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对古埃及来世的印象——比如死后审判、奖善惩恶——很大程度上是基督教影响的结果。这种“改编”不是偶然,而是欧洲人长期用基督教的视角重新讲述古埃及宗教的结果。早在现代早期,欧洲学者还无法解读象形文字,缺乏对古埃及宗教的深入了解。他们根据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观念,脑补出古埃及人也信奉类似的死后审判。 到了19世纪,考古学家挖掘出更多古埃及文物和文字,比如《死者之书》(古埃及人称为“白昼出行书”)。但这些新材料并没有用来挑战旧观念,反而被硬塞进基督教的叙事框架里。Nyord认为,这种做法让古埃及的真实信仰被掩盖了。他呼吁回归古埃及的原始资料,摆脱基督教的滤镜,重新理解古埃及人自己的来世观。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8: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7: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8: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8: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