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超详细教程(上) 提交一篇科学论文至科学期刊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以下是一个超详细的SCI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教程: 1. 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在开始投稿前,确保你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已经明确。这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期刊。 2. 选择合适的期刊:根据你的研究主题和目标受众,选择一个合适的SCI期刊。使用学术搜索引擎、目录、导师的建议或同事的建议来寻找合适的期刊。 3. 查看期刊的投稿指南:在选择期刊后,访问该期刊的官方网站,查看他们的投稿指南。这些指南通常包括关于格式、字数限制、引用风格等的详细信息。 4. 格式化论文:根据期刊的格式要求,格式化论文的文本、图表、参考文献等。 5. 检查拼写和语法:仔细检查论文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或者考虑聘请专业编辑进行校对。 6. 查找合适的同行审稿人:在投稿时,期刊可能会要求你提供一些潜在的审稿人的姓名和联系信息。确保这些人在你的领域有专业知识。 7. 准备投稿文件:创建一个包含论文、摘要、关键词、附加材料和审稿人信息的投稿文件。 8. 在线提交:访问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根据指南将你的投稿文件上传到系统中。确保遵循提交流程,填写必要的表格和信息。 9. 支付投稿费(如果有):一些期刊需要作者支付投稿费。确保支付费用并保留相关收据。 10. 等待审稿:一旦提交,你将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等待编辑决定是否要将你的论文送审。 11. 接受或拒绝:期刊编辑将根据审稿人的建议决定是否接受你的论文。如果被接受,你将需要根据审稿人的建议进行修订。如果被拒绝,你可以选择提交到其他期刊或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后再次提交。 12. 准备回复审稿意见:** 如果你的论文需要修订,仔细阅读审稿人的意见,准备一份详细的回复,说明你对每一项意见的回应。 13. 最终提交:** 一旦你的论文被接受并完成修订,按照期刊的要求提交最终版本。 14. 等待出版:一旦你的论文被接受并审查通过,它将会被排入期刊的出版队列,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等待。 15. 发布和推广:一旦你的论文发表,分享它以促进你的研究,将其引用到其他研究中。 16. 持续更新:持续关注你的领域,继续研究,并考虑将新成果提交到其他期刊。 #医学科普
00:00 / 1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发表SCI论文有重复率要求吗? 那是必须的,SCI、IEEE、 nature、 Springer. Wiley Blackwell等国际期刊或会议都会进行论文查重检测。如果你正准备发SCI或者将来要发英文论文,下面这些论文查重的常识和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一、论文需要查重的原因是什么? 防止学术不端:国内香港、澳门,国外如英国、美国、澳洲、日本等90%的学校针对毕业论文或Essay进行查重,主要是为了防止学术不端问题。 学生论文或期刊投稿提交前查重可以预先避开存在抄袭的语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外刊和中文期刊最大的区别是外刊不允许和自己发表过的论文重复,会被认为是“自我剽窃”! 通过提前检测可以有效避免 学术不端行! 论文被检测抄袭的后果:国外无论是学校还是期刊对学术不端非常重视,学生毕业论文或Essay被 检测出抄袭将会无法毕业,严重者会退学。外刊或会议全部都会查重,如果被检测出论文存在抄袭会被拒稿或退回修改,抄袭严重者可能会被黑名单。 二、期刊查重的常用途径有哪些? 目前,绝大多数的SCI杂志社收到的论文稿件,都会使用iThenticate/CrossCheck或者Turnitin系统来进行查重。 a.iThenticate 也叫Crosscheck,俗称查重专业版。目前为止,其权威性在所有查重软件中是最高的,包含的数据库也是非常的全面,包括了绝大部分数据库(爱思唯尔、斯普林格出版社等)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论文,网页数据等,都是千万级乃至亿级的论文数据。同时它也是目前最受国际SCI期刊认可的查重软件。如果是要投稿SCI,用iThenticate查重准没错。 b.Turnitin Turnitin检测系统是国际上著名、权威、使用人数较多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国高校、学术论文等领域;检测对比数据库:1.5亿的海量论文数据库、90000多种世界知名期刊杂志数据库、200多亿的网页数据库; 三、查重率要多少才符合投稿要求? 通常情况下,SCI期刊要求论文的查重率不得超过20%,但是每个SCI期刊的重复率标准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样,有的期刊要求是30%以下,有的要求是20%以下,有的甚至要求15%以下,只要重复率在期刊规定的要求以上或单一引用源超过4%或6% ,那就很可能会被直接拒稿或者让降重后再投。 因此,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在投稿前尽可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导师以为你会,却没人教的SCI投稿流程,快来补课! ✨ 导师以为你会但没人教的SCI投稿流程 ✨ 🌟 投稿全流程详解|从提交到录用一篇搞定 🌟 💡 投稿与确认 1⃣ Submitted to Journal - 通讯作者登录系统完成投稿 - 上传前务必检查PDF版本 - 最后一步别忘了点确认提交! 📌 学姐划重点: • 仔细看期刊格式要求 • 参考文献用Endnote整理更省心 • 不点确认等于白投! 2⃣ Manuscript Received - 投稿成功,安心等待即可 💡 编辑初审 3⃣ With Editor - 主编正在分配负责人 - 常见子状态: ➤ 等待分配 ➤ 编辑已接手 ➤ 编辑婉拒(需重新分配) ⏰ 处理时长:约1周 ❌ 4周无进展再礼貌询问 💡 送审关键节点 🔹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 大概率是退稿预警 🔹 Reviewers Invited - 进入正式审稿啦! 💡 同行评审 4⃣ Under Review - 最煎熬的等待期 - 可能持续数月 ⚠ 这个阶段千万别催稿! 5⃣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 审稿意见收集中 - 一般几天内完成 6⃣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 编辑正在评估意见 - 马上要有结果了 💡 决策时刻 7⃣ Decision in Process 可能结果: ✅ 直接接收 📝 小修/大修 ❌ 退稿 💡 修改阶段 🔸 Minor Revision - 细微修改 - 认真对待别大意 🔸 Major Revision - 重大修改 - 必须提交详细回复信 ✨ 记得标注所有修改处 💡 最终结果 🎉 Accepted - 恭喜录用! 📮 Reject - 修改后转投更合适期刊 💫 核心经验: 1⃣ 投稿前吃透期刊要求 2⃣ 审稿期间保持耐心 3⃣ 修稿回复要专业诚恳 4⃣ 被拒稿也要坚持改进 #科研日常 #SCI投稿 #论文发表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SCI投稿时Cover Letter的撰写 撰写Cover Letter(投稿信)超实用攻略 在投稿SCI期刊时,Cover Letter(投稿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向期刊编辑介绍你研究内容的桥梁,也是展示你研究亮点和与期刊读者相关性的关键。那么,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Cover Letter呢?以下是一些超实用的攻略: 明确Cover Letter的基本内容:收信人:期刊编辑的名字。 稿件标题:清晰明了地给出你的研究标题。 研究背景、目标和发现:简要介绍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以及主要发现。 稿件与期刊读者的相关性:解释为什么你的研究对该期刊的读者群体有重要意义。 作者声明:声明所有作者均已认可该手稿并同意提交至该期刊,同时确认文中没有任何材料已经出版或提交至其他地方。 丰富Cover Letter的内容:潜在审稿人名单:提供几位可能对你的研究感兴趣的审稿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增强编辑兴趣的信息:如数据的新颖性、时事性,或者你的研究如何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白。 利益冲突声明: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或者提供相关的许可信息。 预印本服务器信息和会议报道:如果适用,说明你的研究是否已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或曾在某些会议上进行报道。 避免Cover Letter中的常见错误:不要包含作者的简历和出版史(除非期刊要求)。 避免过多结果和方法部分中的细节介绍,这些应在正文中详细阐述。 使用正式、专业的语言,避免非正式语言、感叹号或过于谄媚的言辞。 使用Cover Letter模板:利用提供的Cover Letter模板,根据你的研究内容填充相关信息。 确保模板中的格式和方括号得到正确处理和删除。 撰写技巧:简明扼要:Cover Letter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突出重点:强调你的研究亮点和与期刊读者的相关性。 专业正式:使用专业、正式的语言,展示你的研究严谨性。 最后检查:在提交前,仔细检查Cover Letter中的语法、拼写和格式错误。 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没有遗漏或错误。 通过遵循以上攻略,你可以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Cover Letter,增加你的研究被期刊接受的机会。记住,Cover Letter是你与期刊编辑的第一次沟通,务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