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4
血渭一号大墓历史文化 热水墓群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早在新石器时代,海西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此地主要为青海土著文化诺木洪文化的分布范围。至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对青海东部地区进行了开发,此地区逐渐开始有了文献记载,可以得知主要为羌人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游牧场所。公元4世纪以后,辽东鲜卑吐谷浑氏进入青海,使这一地区开始实现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幷成为吐谷浑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公元7世纪,吐蕃灭吐谷浑后,部分吐谷浑人仍然在此生活幷保留着氏族的生活习惯、建制等,这里逐渐成为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血渭一号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从东西绵延过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则像一颗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封土下的墓室呈“十”字形,这也是吐蕃时期常用的墓室形制,墓室的外墙是3层土、石混合夯筑的围墙,每层高约1米,宽约3米。大墓修建时受中原王室墓葬形制影响,演变成用一层柏木夹一层四五十厘米高的石头,然后层层叠起,如同盖楼一般。柏树生长是极其缓慢的,一棵碗口粗的柏树要长200年,一人合抱的柏树至少生长上千年。但血渭一号大墓中的柏木,最粗的直径达60厘米,最细的也有15厘米。一般的小型基葬要用去二三十根柏木,稍大一点的则要数百根。血渭一号大墓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穿木,一律为粗细相当的柏木,每根木头上还刻有藏文字,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正因如此,当地农牧民赋予了它“九层妖塔”这一神秘玄幻的称谓。此外墓葬的这种构筑形式和风格,在我国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对研究唐吐蕃史、古代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均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九层妖塔 #血渭一号大墓 #带你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