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是ZZ的ZZ2天前
秋风乍起,落叶纷飞,又是一年秋天。当我们和同学们共读《秋天的怀念》时,那文字间的深情与遗憾如同秋风中的丝丝寒意,悄然渗透进我们的心间。 《秋天的怀念》中,双腿瘫痪后的作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绝望之中。他愤怒、他暴躁,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敏感的自尊心,耐心地劝慰儿子,哪怕儿子对她发脾气,她也从未有过怨言。她总是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然而,母亲还没来得及带儿子去看菊花,就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这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遗憾啊! 从这篇文章里,我们读懂了作者内心的波澜壮阔,也读懂了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千古名言在这里有了最深刻的诠释。我们或许不能完全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共情那时他内心的绝望与痛苦,但我们却能领悟到这种亲情的珍贵和时光易逝的无奈。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才十三岁,正处于懵懂青涩的年纪。他们可能读不懂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可能不太能体会那种刻骨铭心的遗憾。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没有意义。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滞后性的过程。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可能在当下看不到它发芽开花的模样,但在岁月的沉淀下,它会慢慢成长。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们首先是被文字吸引,进入到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里。然后,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遭遇,为什么母亲要如此坚强地面对一切。这种从读到思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多年以后,当他们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与亲人的相处,经历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时,他们会突然回想起这篇文章,会把曾经领悟到的深意一点点落实到生活中。 这种用生活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人生。阅读也不仅仅是看文字,更是从文字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当我们在秋天再次品味《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它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不断领悟亲情、生命与爱的真谛,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