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8: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1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维度网5月前
全球十大矿业公司按收入排名如下: 嘉能可(瑞士):收入2259.7亿美元,市值659亿美元。业务涵盖铜、锌、镍、煤炭等大宗商品开采与交易,在35个国家有业务,员工约13.5万人。正投资钴生产以满足电动汽车行业需求,并剥离部分煤炭资产以应对气候变化。 江西铜业(中国):收入737亿美元,市值70.3亿美元。中国最大综合铜生产商,在中国和海外经营矿山,员工2万余人。正扩大海外投资并升级冶炼技术。 必和必拓集团(澳大利亚):收入552.2亿美元,市值1397.3亿美元。生产铁矿石、铜、煤、镍和钾肥,业务遍及澳、美、亚,员工约8万人。正开发加拿大钾肥项目,投资自动运输系统和可再生能源。 力拓(英国):收入539.6亿美元,市值1072.8亿美元。开采铁矿石、铝、铜和钻石,在35个国家有业务,员工约4.5万人。正投资脱碳计划,并因破坏土著遗址而面临争议。 淡水河谷公司(巴西):收入420.4亿美元,市值456.1亿美元。铁矿石、镍、铜和煤炭主要生产商,在约30个国家有业务,员工约12万人。正剥离非核心资产,投资干法加工技术。 紫金矿业集团(中国):收入402亿美元,净收入30.6亿美元。生产黄金、铜、锌等金属,在9个国家有业务,员工4万余人。正扩大南美业务,投资绿色采矿技术和数字化。 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收入320亿美元,市值150.1亿美元。中国最大氧化铝和原铝生产商,在几内亚经营铝土矿,员工6.5万余人。正扩大海外业务,投资升级生产设施。 英美资源集团(英国):收入295.4亿美元,市值388.7亿美元。在15个国家开展业务,专注于钻石、铜等金属,员工约10万人。正投资技术提高运营效率,最近在秘鲁开设铜矿。 印度铝业公司(印度):收入264.7亿美元,市值183.6亿美元。铝和铜主要生产商,在澳大利亚经营矿山,员工4万余人。最近收购Aleris Corporation,扩大航空航天和汽车业务。 洛阳钼业集团(中国):收入256.8亿美元,市值220.8亿美元。开采铜、钴等金属,业务遍及中、刚、巴、澳,员工约1.2万人。世界最大钴生产商,控制全球约三分之一供应量。#矿业工程 #淡水河谷 #全球十大矿业集团 #矿业 #力拓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稀土资源成为中国“杀手锏”主要源于其在战略产业的不可替代性和全产业链控制能力: 一、储量与生产主导权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8.9%(2024年数据),产量占全球70%(2025年数据),冶炼分离技术成熟度领先全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虽拥有矿产,但缺乏高效冶炼能力,需依赖中国完成加工,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供给端的定价权。 二、关键技术壁垒 中国掌握了全球最成熟的冶炼分离技术,分离纯度可达99.999%,成本仅为海外企业的1/3。例如,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功率密度可提升3倍,环境适应温度提升超100摄氏度,成为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材料。 三、产业链全覆盖 从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均由中国主导: 上游:轻稀土(如镨钕)和重稀土(如镝铽)全品类覆盖; 中游:90%以上的稀土金属冶炼分离在中国完成; 下游: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军工装备等高端领域。例如,一辆新能源汽车需5-10公斤永磁材料,若失去中国供给,全球产能将缩减60%。 四、成本与政策优势 中国在水电、火电资源方面具有低成本优势(电价低至0.3元/千瓦时),加上政策集中控制能力,形成一体化规模生产优势。美国重启本土分离厂成本是中国企业的2.8倍,且纯度仍低于中国。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1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