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云南之行意义非凡,拜访了一位越战老兵。老兵曾是中越战争中的侦察连副连长,经历多次肉搏战和生死考验。在一次伏击中,他几乎丧命,最终幸存并接受了多次手术,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退役后,老兵组建了一支民间义务消防队,倾家荡产支持消防事业,展现了极高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1985年的国境线旁,炮火曾撕碎了他,他虽活了下来,而他手下的战士大多数却留在了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来。 那年,他和他的侦察兵们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火力伏击。他们突围无望,被俘被歼几成定局,枪林弹雨中大家一致决定呼叫后方队友,向他们开炮,他们说:“以我们为中心,500米半径内炮火覆盖”。 若干年后,他穿着最体面的军大衣,听着国歌,看国旗升起。他背朝着天安门,面前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那里有他的兄弟,他是来看他们了。 50岁那年,他倾家荡产组建民间义务消防队,哪里有火灾,他都义不容辞地上阵。不管是失火的客栈、孤儿院,还是雨季排涝挖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一个卖烧烤的残疾军人,承担一整个消防队的开支着实艰难,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肯接受社会资金捐赠。 走了大运,房地产投资得了几百万,转身就花在消防队,也不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再捉襟见肘时,他就开青旅,弄书店,总是自己想办法挣钱。 国家给他们消防救援队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119先进集体奖”,颁奖结束后,大家都忙着合影留念,他却早早地跑走睡觉了。领了大奖,也不拍照炫耀,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越战老兵 #老兵火塘 #大冰的小屋 #向老兵致敬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顾克路山东邹城人,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年纪最小的烈士。 被父亲顾天金送来时,还不满17岁。部队首长看到顾克路年纪不大,不想让他这么早当兵,顾天金就谎称儿子已经21岁了,符合征兵的年龄。父亲也是抗美援朝老兵。 于85年12月 2号牺牲,战斗中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顾克路当时只有17岁,连长考虑到他年纪太小,就把他送到了预备队。连长甚至对他发了大火:“突击队随时就会牺牲,不是闹着玩的,你赶紧走吧。”即便是连长下了“逐客令”,顾克路也没有放弃,他找到了担任突击队队长的副连长孙兆群,坚决表示他要加入突击队。可顾克路这次是铁了心要加入突击队,他对孙兆群声泪俱下地说:“好连长,我知道你害怕我打仗死了,可是在祖国的挑畔面前,为了连队的荣誉, 哪怕这是个送死的机会,你也要把这个机会让给我。”孙兆群最终被这个17岁的娃娃说服了,他再也无法拒绝17岁的顾克路眼里那种坚定的光芒,批准顾克路成为52名突击队员之一。战后顾克路的副班长郑智学哭着对副连长孙兆群说:“连长,炮弹把他炸起了三四米高,他的左腿直接被炸飞了,比他的人炸起来的还高,他被炸起来之后重重的又落到了地上,下半身几乎已经被炸掉了。”这样的疼痛我们难以想象,当时顾克路身体高位都被炸掉,可以说每一处器官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可是他却解下了身上的橡皮管子, 紧紧地扎住了血肉模糊的断腿,因为他看到前方还有一个敌人的暗堡。顾克路本来可以选择向后爬,后方就有战地医护人员,能把他送回去救治。可是为了队伍能顺利攻上高地,国家能永远不受外敌入侵,他用肘部的力量艰难爬行着,拖着冲锋枪和两颗手雷,一点一点的接近了敌人的暗堡。正在全神贯注盯着前方的敌人,没有想到此时此刻一个身受重伤、 满身是血的年轻人已经近在咫尺。最后的时刻,顾克路拼尽全力把两颗手雷扔进了暗堡,然后他觉得自己的意识马上就要消失了,意识彻底模糊之前他把冲锋枪的枪口对准了暗堡的洞口,双手死死的握住了扳机。副连长孙兆群则愤怒地说:“战士们, 高地上所有的敌人,一个也不许放过,不抓俘虏,全部杀光。战争结束后,大家找到了顾克路生前的一段录音, “青春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一个17岁的青年,向往未来,热爱生活,现在我还很年轻,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许多美好的幢憬,但如果祖国需要我献出生命,我将毫不犹豫的把鲜血洒尽!”英雄顾克路埋葬于我们的家乡淄博市周村区烈士陵园。 #对越自卫反击战#顾客路#老山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