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Web 协议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全球广域网。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信息系统。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1990年他在瑞士CERN的工作期间编写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网页浏览器于1991年1月向其他研究机构发行,并于同年8月向大众开放。 万维网为占居主导地位的信息系统平台,也是数十亿人类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和浏览的主要工具。网页文件的常见类型是文本文件格式化文本和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除了格式化文字之外,网页还可能包含图片、影片、声音和软件组件,这些组件会在用户的网页浏览器中呈现为多媒体内容的页面。 万维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是靠着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 “互联网”和“万维网”这两个名词经常被混用。然而,这两个名词的意思并不相同。互联网是一个全球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系统。相较之下,万维网是由超链接和统一资源标志符连接的文件和其他资源的全球集合。万维网资源通常使用HTTP或HTTPS访问,是互联网通信协议的其中之一。 若要进入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需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通过HTTP或者HTTPS协议请求的资源由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来标识。 HTTP是一个客户端(用户)和服务端(网站)之间请求和应答的标准,通常使用TCP协议。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 #学习 #计算机 #万维网 #HTTP #TPC
00:00 / 29: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网络常用协议端口号展示图-网络工程师工具图 网络中常见的需要端口号的应用,涵盖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 网页浏览相关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 80,用于在网络上传输超文本(如 HTML 文件),是最基本的网页传输协议,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普通网页时,默认使用该端口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端口号 443,是 HTTP 的安全版本,它通过 SSL/TLS 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今大部分网站都采用 HTTPS 协议。 文件传输相关 FTP(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20(数据传输)和 21(控制连接)。21 端口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控制连接,传输命令和响应;20 端口用于实际的数据传输,如上传和下载文件。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69,是一种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快速传输小文件,它不提供复杂的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常用于网络设备的初始配置文件传输。 邮件服务相关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25,用于发送电子邮件,邮件客户端通过该端口将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服务器之间也使用 SMTP 协议进行邮件的转发。 POP3(邮局协议版本 3):端口号 110,用于接收电子邮件,邮件客户端通过该端口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到本地。 IMAP(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端口号 143,也是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与 POP3 不同的是,IMAP 允许用户在服务器上管理邮件,而不仅仅是下载到本地,方便用户在多设备间同步邮件状态。 远程连接相关 Telnet:端口号 23,用于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并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命令,但由于其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存在安全风险,如今逐渐被 SSH 替代。 SSH(安全外壳协议):端口号 22,提供安全的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功能,通过加密通道进行通信,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管理和远程操作。 数据库服务相关 MySQL:端口号 3306,是一种常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默认端口号 1521,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商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默认端口号 1433,是微软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工程师 #互联网 #计算机 #服务器 #IT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5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3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19
常用网络协议的端口号-网络工程师工具图(TCP,UDP) 网络中常见的需要端口号的应用,涵盖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 网页浏览相关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 80,用于在网络上传输超文本(如 HTML 文件),是最基本的网页传输协议,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普通网页时,默认使用该端口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端口号 443,是 HTTP 的安全版本,它通过 SSL/TLS 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今大部分网站都采用 HTTPS 协议。 文件传输相关 FTP(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20(数据传输)和 21(控制连接)。21 端口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控制连接,传输命令和响应;20 端口用于实际的数据传输,如上传和下载文件。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69,是一种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快速传输小文件,它不提供复杂的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常用于网络设备的初始配置文件传输。 邮件服务相关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端口号 25,用于发送电子邮件,邮件客户端通过该端口将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服务器之间也使用 SMTP 协议进行邮件的转发。 POP3(邮局协议版本 3):端口号 110,用于接收电子邮件,邮件客户端通过该端口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到本地。 IMAP(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端口号 143,也是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与 POP3 不同的是,IMAP 允许用户在服务器上管理邮件,而不仅仅是下载到本地,方便用户在多设备间同步邮件状态。 远程连接相关 Telnet:端口号 23,用于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并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命令,但由于其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存在安全风险,如今逐渐被 SSH 替代。 SSH(安全外壳协议):端口号 22,提供安全的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功能,通过加密通道进行通信,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管理和远程操作。 数据库服务相关 MySQL:端口号 3306,是一种常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默认端口号 1521,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商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默认端口号 1433,是微软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创作灵感 #网络工程师 #互联网 #服务器 #云计算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1
00:00 / 1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