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中央戏剧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 表演专业:是学院最具代表性的王牌专业之一,自1953年创办以来始终占据中国戏剧教育的核心地位。该专业下设话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京剧表演等七大方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特色专业的双重认证。 -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依托周贻白、谭霈生等学者奠定的学术根基,聚焦戏剧创作与理论研究双维度发展。课程涵盖古典戏曲改编、电视剧本写作及戏剧批评方法论等,是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 -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以“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著称,覆盖本科至博士的全层次教育体系。学生需系统掌握剧本解构、影像造型及后期制作等核心技能,通过大量剧目排演积累创作经验,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从舞台灯光到演艺影像设计,该专业细分七大培养方向构建起完整的视觉表达体系。学生需精通色彩学原理与数字化设计工具,2020年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艺术管理专业:聚焦演出制作与剧院管理领域,通过经济学、法学与艺术学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培养既懂创作又擅运营的复合型人才,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dou知道 #北京高校 #中央戏剧学院 #大学校园 #高考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纵横坐标间,让文学史照进写作实践 中国文学史类书籍,往往是“体系庞杂”“离实用远”,要么是学术专著般艰深晦涩,要么是普及读物般流于表面。李天飞所著的《中国文学史四十讲》,以“横纵坐标体系”为骨架、“从经典学写作”为内核,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搭建起一座连接文学认知与写作实践的桥梁。 这本书的创新在于其独创的“横纵坐标”知识框架。纵轴以时间为线,清晰梳理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演变脉络,让读者能快速把握不同时代的文学风貌与精神内核;横轴则聚焦诗、文、小说、戏剧四大核心文体,深入剖析每种体裁的艺术特征、写作规律与经典范例。这种结构设计巧妙避开了传统文学史“按时间堆砌作品”的弊端,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引导读者从“文体视角”深挖写作技法,比如读“唐诗”章节时,不仅能了解盛唐气象的成因,更能学到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背后的意象选择、情感表达技巧,让文学史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可复用的写作资源库。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李天飞的专业背景为书籍注入了“学术深度”与“通俗表达”的双重优势。他既不会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入门读者却步,也不会为了通俗而简化文学的深层价值——讲解《红楼梦》时,既分析大观园人物塑造的精妙,又提炼出“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谈及唐宋八大家散文,既梳理“古文运动”的历史意义,又拆解“借物言志”“托物抒情”的结构逻辑。这种“讲透经典,指向实用”的写法,恰好击中了当下读者的核心需求:无论是想提升文学素养的爱好者,还是急需写作技巧的学习者,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价值。 这本书跳出了“文学史只谈文学”的局限,将文学与生活、写作紧密关联。它不只是告诉读者“某部作品好”,更解释“好在哪里”“如何学”——比如从《诗经》的“赋比兴”中学习抒情方式,从《史记》的人物传记中掌握叙事节奏,从元曲的通俗语言中领悟“接地气的表达”。这种“从经典到实践”的导向,让读者读完不仅能看懂文学之美,更能将所学运用到日常写作、表达中,真正实现“文学知识向实用能力的转化”。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本书是语文学习的“拓展手册”,能帮他们理解教材中经典篇目的时代背景与写作技巧;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它是“技法词典”,能提供可模仿、可借鉴的创作思路;对于文化从业者而言,它是“知识底座”,能为内容创作、文化传播提供丰富素材。《中国文学史四十讲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