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1号线 岩内→镇海路 全程车内广播 #厦门地铁 #厦门地铁1号线 #地铁报站 厦门地铁1号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南起于厦门岛内思明区镇海路站,北至集美区岩内站。厦门很早就有建设地铁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得批复,于是厦门利用交通主干道建设高架作为公交专用道,形成了厦门BRT,解决了一部分交通问题。但随着时代发展,BRT客流压力越来越大。2012年,厦门地铁近期建设规划获得批复,其中包括厦门地铁1号线。早在2011年厦门北站建设时就在地下预留了1号线和4号线的位置。1号线列车为6B编组,由中车唐山制造,采用1500伏架空接触网供电。1号线全线共设有24座车站,其中只有集美学村站为高架站,其余均为地下站。厦门地铁1号线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从海面上方跨海的地铁,与大连、青岛等城市一样,厦门地铁在过海区间也会播报一些特殊广播,1号线的过海广播会在列车即将到达集美学村站时播报,下行方向播报时会经过海堤,上行方向跨海,主要描述的是海景画卷,以及对嘉庚故里的一些介绍。1号线所有列车都被冠名为“嘉庚号”,主要是为了纪念陈嘉庚先生,他在厦门创办学校,修建铁路,为厦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集美学村站是距离嘉庚故里最近的车站。厦门地铁的报站中也含有方言,为闽南语,体现出当地对方言的重视,报站顺序为普通话-闽南语-英语,与广东地区的轨道交通一致。厦门地铁目前所有换乘站中,除了湖滨东路站,均可通过站台节点实现换乘。因为1号线建设时与规划中3号线的换乘站为火炬园和中山公园,故在这两站做了必要预留,而湖滨东路未作出预留,后续3号线规划更改,导致湖滨东路站1号线与3号线需经过站厅换乘,不过也不算特别麻烦。
00:00 / 28: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9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深圳地铁14号线 沙田→岗厦北 全程车内广播 #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14号线 #东部快线 #深圳地铁报站 #吹爆美好目的地 深圳地铁14号线,又称“东部快线”,开通于2022.10.28。正如其名,这是一条连接福田区、龙岗区和坪山区的地铁快线,设计时速120公里。东端终点站沙田临近深圳与惠州边境。乘客可在此站乘坐跨市公交前往惠阳区,极大地方便了惠阳区人民来往深圳。14号线在布吉至大运区间基本与3号线平行,可为3号线起到分流作用。西端终点站岗厦北是一个大型换乘枢纽,接驳了另一条快线11号线,又称机场线,也有人称“西部快线”。两线在岗厦北站实现同台换乘,无缝衔接。11号线与14号线共同组成了深圳的穿城组合快线,让宝安、龙岗、坪山人民进城更快。14号线全长50.34公里,设18座车站,平均站距约3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56分钟。采用8A编组全自动驾驶列车,由中车长客制造,列车直接采用了20号线列车的设计,列车车身采用波浪条纹,而非传统的条形色带,列车进出站时看起来就像波浪在翻滚。车头车尾可以观察到隧道内情况,不过目前车头车尾均封闭,并有人在车头看守驾驶。车内部分车厢设置了横排座椅,更加适合长途旅客。14号线的通车还带来了三座大型枢纽站:岗厦北、黄木岗、大运。其中岗厦北站11与14号线部分为双岛式站台,两线同向同台换乘,与10号线为节点换乘,与2号线为通道换乘。该站顶板设计有10米直径自然采光天井,与彩田立交桥合建,中庭设计有无柱大跨钢结构,以核心天井为基点,将静态车站和动态列车有机结合,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特征,被誉为“深圳之眼”。黄木岗站为叠岛式站台,14号线与7号线同台同向换乘。7号线建设时已预留同台换乘扩建条件。由于两线不是完全平行,所以站台显得格外宽。以“阳光+”树荫下的幸福生活为主题,营造自然、舒适的地下空间,整体装修风格展现纯粹、极简、自然等建筑理念。此站还预留了未来27号线的站台(与现有两条线路垂直排布)。大运站14号线与16号线位于地下,组成双岛式站台,两线同向同台换乘,3号线位于地上。该站地下空间较为开阔,因为预留了深大城际的空间。嶂背站的车站结构比较特殊,因为是建设过程中临时增加的车站。该站使用大直径盾构机,同时容纳了轨道和站台位置,站台弧形墙用彩色瓷砖作为装饰,类似于港铁港岛线部分车站配置。从POV中也能看出该站隧道形态的不同。此外,罗湖北站与坳背站预留了后续线路的同台换乘条件。
00:00 / 2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9
北京地铁2号线 西直门→西直门 外环全程车内广播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2号线 #地铁报站 #我的打卡足迹 北京地铁2号线是北京最早开通的线路之一,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在1971年就作为一线的一部分开通。北京地铁二期(复兴门-建国门)于1984年9月20日开通运营,与一线独立运营。原计划是一线与环线在长椿街至北京站共线,以节省成本,但考虑到信号系统和行车间隔等问题,最终放弃了共线方案,1号线从南礼士路向东改线,沿长安街行进。一线的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在1987年并入环线,一线在复兴门设置折返线。复兴门成为了北京地铁首个换乘站,一线的南礼士路至复兴门区间成为了北京地铁最短区间。环线在2002年更名为2号线,并延续至今。北京地铁2号线是中国首条地铁环线,全长23公里,设18座车站,采用6节编组准B型列车,750伏上触式第三轨供电。截至2024年12月,2号线仅有5座非换乘车站。2号线的线位以前是北京城的内城城墙,很早有过环城铁路,线位与今天的2号线大致相同。修建2号线时将城墙拆除,在地面进行施工作业。2号线全线都采用明挖法修建,所以隧道为方形,这是国内唯一一条全线明挖法建设的地铁线路。2号线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未来线路的换乘,在一些车站做了站台结构预留。后续使用B型车的线路将预留站台进行了简单改造后直接使用,使用A型车的线路从预留站台向下再挖一层,作为新线路的站台,原预留站台成为了站厅或换乘通道的一部分。一条完整的地铁线路必须要有车辆段,但2号线沿线都是老城区,没有地方建设车辆段,后来以填平太平湖为代价建设了太平湖车辆段,位于积水潭站西北角,太平湖小区内部。该小区内部还有一个天桥横跨出入库线,这里有一些不错的机位,工作日早晚高峰前后可以拍摄到列车出入库。太平湖车辆段的两条出入库线两侧各设有一个小站台,可供员工通勤使用,这种设计在北京地铁早期的车辆段中均能看见。目前小站台已完成翻新,看起来更加现代化了。环线也是有终点站的,工作日早晚高峰和每日运营结束后列车都会开到终点站清客并返回车辆段。内环列车的起点站是积水潭,终点站是西直门,外环列车的起点站是西直门,终点站是积水潭。目前大部分2号线列车已完成厂修和改号,换上了高级的LCD,继续为乘客服务。
00:00 / 1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6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8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