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又称"排子",为古代"革囊"的一种,以羊皮为囊,充气、扎缚,以木架捆绑而成,分为600个、460个皮胎的大型、360个皮胎的中型、330个皮胎的小型载货筏和13个皮胎组成的载人皮筏四种。皮筏洪水期可日行100千米,枯水期日行65~70千米。它的特点是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说法。驾驶皮筏的水手俗称筏客子。"排子"历史悠久,《水经注·叶榆水篇》就有记载,《旧唐书·东女国传》"用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明清乃至20世纪50年代一直是兰州民众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2006年,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兰州羊皮筏子"被纳入首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羊皮筏子是黄河最早的水运工具和黄河现代水运鼻祖,承载着黄河中上游水运史和黄河中上游流域各族人民交流、贸易往来的故事,是中国多民族团结、和谐、友谊的历史见证。 它承载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积淀着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生活情感和文化记忆,也对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特殊符号。抗战时期,兰州筏客子曾用羊皮筏子从四川广元运输汽油到重庆,这个轰动山城的故事,成为兰州百姓的美谈,并以"羊皮筏子赛军舰"美誉而载入史册。解放初期修建兰新、包兰铁路时,许多材料也是通过羊皮筏子运过黄河的。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2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8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