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覆盖中国约20%的国土,年入海水量达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其干流横贯11个省级行政区,支流延伸至19个省级行政区,形成“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超2800公里,年货运量超30亿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运输网络之一。 ✅上游金沙江段河床落差达5100米,三峡库区蓄水后最深处达320米(相当于百层高楼);中游牛关矶自然水深103米,下游可通航万吨级货轮。这种地理优势不仅塑造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如鄱阳湖、洞庭湖等淡水湖群),更支撑了中国约46.5%的人口(6.3亿人)的生存与发展。 ✅秦汉至隋唐:早期黄河流域是经济中心,但东汉末年的战乱与气候变化迫使人口南迁。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将江南漕粮北运,奠定了长江流域的战略地位。 ✅宋元至明清:南宋时,南方户口已超越北方,范祖禹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明代苏松常等七府贡献全国财赋的1/3,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至清朝,长江流域的苏州、汉口等城市已是全国经济枢纽。 ✅近现代工业化:鸦片战争后,上海、武汉等通商口岸成为民族工业萌芽地。至1937年,上海企业占全国32.5%,江南机器制造局、汉阳兵工厂等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长江 #航拍 #航拍最美家乡 #科普知识 #内容启发搜索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8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5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民间传说中的中华三大龙脉 1.北干龙:西起昆仑山,向北延伸经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再转向大兴安岭山脉与长白山脉,长白山延伸至朝鲜的白头山从而入海。其山脉起伏大,雄壮宽厚。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实际上,也有观点认为北龙相接于朝鲜的白头山后并未停止,而是隐入了海中,最后连接了日本列岛。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2.中干龙: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秦岭、大别山,转到江浙一带入海。它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中干龙山脉兼具雄壮沉稳与轻灵变化,其所经过的地区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西安、洛阳、济南等城市,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3.南干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南干龙的山脉过海到达台湾后仍未停止,而是越过巴坦群岛,扩散至整个南亚地区,最后与发于昆仑山西南的气脉合为一体,又扩经周边诸国至澳大利亚,南龙气脉才算真正的终止。也有人认为南干龙在福建过海到台湾而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需要注意的是,龙脉的说法源自中国古代风水学,它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认识,但并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其对人类社会或个人命运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山脉的形成和分布是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所决定的。我们可以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欣赏和理解龙脉的概念,但不应过分依赖或迷信它对现实生活的作用。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仰,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8: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