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经济篇 毛里求斯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毛位居第52位,在非洲国家中位列第一。独立初期,毛经济结构单一,主要生产和出口蔗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多元化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和信息通讯业四大经济支柱,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被誉为“毛里求斯奇迹”。1990年以来,毛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将路易港建为自由港,服务业在毛经济比重已超7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毛出口加工业、纺织业和旅游业造成一定冲击。“人民联盟”政府2014年上台以来,以实现“第二次经济奇迹”为口号,制定“2030愿景”计划,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打造港口发展、高端制造、信息创新、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支柱,保障经济平稳增长。普拉温德·贾格纳特总理2017年继任后,制定三年发展战略,推行务实经济政策,重点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减贫惠民等领域倾斜。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等支柱产业遭受严重打击。7月,日本货轮“若潮”号在毛东南海域搁浅并发生漏油,引发生态灾难,冲击经济复苏。毛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经济、保障民生。2021年7月起,毛分阶段开放边境,旅游业逐步恢复。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40.4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703美元 毛里求斯工业。以制糖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制糖业是毛传统工业,其外汇收入曾占总收入近一半,正常年景毛糖产量每年可达50-60万吨,但随着毛经济结构及其主要出口市场欧盟糖业配额制度调整,制糖业发展逐步萎缩。2023年毛累计产糖约23.9万吨,较2022年23.3万吨增加2.6% 出口加工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主要产品是纺织品、服装、钟表、珠宝首饰、仪表等。毛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以本国资本为主,其余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等国和中国香港特区 毛里求斯农业。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1.0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46%,其中蔗田76186公顷,粮田5262公顷。每年需进口粮食20万吨左右。其他农作物有茶叶、烟草、洋葱、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鹿、鸡等为主。80%的奶制品和90%的牛肉依靠进口,猪肉、鸡和蔬菜基本自给。#非洲 #希望非洲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经济 #Mauritius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02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