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7
00:00 / 1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9: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1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音离畅2月前
实惨!被提名诺奖,却惨遭追杀封禁,这部奇书讲了啥? 《西线无战事》是一部现象级畅销书,作者埃里希·雷马克因这部作品一战成名,也因为这部作品受到生命威胁。 这部作品出版当年就被翻译成26国语言,也在四年后被销毁封禁。 这部作品被搬上大荧幕获奖无数,被称“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也被下架封藏多年。 书中讲述了一战时迷茫青年的故事,一群十九岁的青年,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怀揣热情离开校园,走上战场。然而,这里没有英雄光环,只有年轻士兵在死亡边缘的恐惧和绝望。 故事的讲述者是保罗·博伊默尔,他和三个同班同学克洛普、穆勒、利尔一起来参军,同营房还有消瘦的钳工大胃王恰登,泥煤工人威斯特胡斯,他们都19岁,此外还有农场主德特林,他们的小组长40岁精明的卡钦斯基。 穆勒去军营时还带着课本,在炮火里还在背物理公式,还想着回去考试。 然而,现实的残酷打破了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当这群孩子刚到军营时,十个星期的训练比在学校十年发生的改变还多。 战争的惨烈更让人们变得麻木,战友离去时,炊事兵做的饭每人能多吃一份,甚至炊事兵还报复性的多给点蜂蜜。 和敌人交锋中止时,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掩蔽壕,给自己抢储备品,看到什么拿什么,吃点好东西就是一场战役后最大的安慰。 战场上的恐惧,毫无意义的混乱斗争让年轻士兵们陷入迷茫,脑海中两个声音也在斗争,“你必须前进,那可是你的的战友,不是什么愚蠢的命令”,另一个声音却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也只有一条生命可以失去啊”。 战场上,唯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偶然响起的战友的声音,这些声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黑暗中的孤独灵魂,把自己从孤立无援、对死亡的恐惧中拉回来。 然而,战争的残酷还是夺走了那些年轻的生命,即使保罗拼尽全力背回腿部中弹的卡钦,医生却告诉他,其实没必要,他早已经死了。 老兵们一个一个走了,就剩下了保罗。 大家都说战争快结束了,可是孤独的保罗即使有对生命的渴求,对家乡的怀念,却没了方向,甚至觉得自己再回去也是多余的。 这些年的经历,让他对前途毫无期待,倒在1918年10月的一天。 那天军队报告上写着“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的文字优美细腻,连保罗倒下时脸上都带着平静和满足,然而却让人心底涌起一股悲凉。战争带给人的不仅有流血牺牲,还有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永远无法走出的心理困境。 惟愿“全线无战事”。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