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5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9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成语哥说创世|第003说:敬若神明》 意思是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这句话其实是春秋时期著名盲人乐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师旷的观点。他在和晋悼公对话时,表达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言下之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君,要做到让百姓心服口服,那么国君自身的行为,要让百姓觉得值得去恭敬、畏惧。自然崇拜的神格化,其实万物先是被人格化,赋予了人的灵气。为了表达渴望生命不灭的美好愿望,为了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人们又开始将自然崇拜进行了神格化。随着时空认知的增加,万物不但被赋予了灵气,还充满了神力。就这样,一些崇拜物被赋予了超能力,成功的晋升神灵之位,甚至成了帮助人类实现各种愿望的寄托所在。 从春秋开始,老子传道、庄子梦蝶、徐福东渡等故事开始大量涌现。随着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成书,神话又被各类学派及宗教所借用,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神话体系。反过来,这种神话体系又对人民大众进行了潜移默化,形成了各种民间神话,成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各自独立创作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出现,富有想象力的文化传承人,又用妙笔生花的文字,对神话体系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和重新构建,形成了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间神话。如此看来,人类所谓的神话体系,归根到底还是人话。 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神话其实很单纯,一切只能靠自己!#成语 #创世 #成语
00:00 / 08: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9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1
字里藏医 魂魄 失魂落魄、魂飞魄散、魂不附体等成语来自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 魂魄分离则人病,魂魄离开则人死。 解读“魂魄”就要先说“神”,神有天神和人神,二者相互感应称为天人合一。 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就是造物主。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的引申。 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瞬间诞生的。 婴儿出生时,外国人以出生日为生日,计算年龄。 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来计算年龄,所以称为“虚岁”。 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魂”随着无形的神气运动。 “魄”伴随有形的精出入。 《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阳神曰魂,阴神曰魄。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 心藏神,白天魂魄也藏于心(囟xin)中胸腔之内,夜晚,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藏于肺,司职。 “魂”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 “魄”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的本能。 “魂去魄在”就是魂走了但是肉体神经还有反应。 人体形骸为魄,梦境变幻为魂。 精气交,魂魄聚,藏真神。 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 参考文献《字里藏医》徐文兵 #养生 #国学文化 #悟人生之道 #中医文化 #提升自己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0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原创作品 洛神赋“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比喻人极有才华,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该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由来 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南朝宋国有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作家谢灵运,他政治上失意,便寄情于山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诗。他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重形式美,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诗篇一传出便被人们竞相抄录,流传广泛。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将他召回京都任职,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让他在侍宴时写诗作文。 谢灵运恃才傲物,在一次喝酒时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才高八斗”。 相关人物简介 谢灵运(385年 - 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他是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曹植(192年 - 232年):字子建,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他的文学水平在三国时期首屈一指,在整个中华史上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七步诗》《洛神赋》《白马篇》《铜雀台赋》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深受文学爱好者景仰。
00:00 / 1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