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1
00:00 / 06: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2
隐形守护者吴石将军牺牲后,他的两个福州老乡,副官王正均和参谋林志森,做的第一件事,是平静地清理掉了所有痕迹。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下一个,就是自己。 可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见慌乱。指尖捻着密码本的纸角,稳得连抖都不抖一下。不是不怕,是怕也得把该做的事做利落——桌角那半张写着暗号的便签,得用指尖搓成碎末混进炉灰;抽屉里藏的战友地址,要泡在茶水里揉成纸浆,连一点纤维都不能剩。每个动作都稳得出奇,仿佛在完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差事。 桌上那支派克钢笔还还带着将军的体温,笔杆上磨得发亮的纹路,是将军夜里伏案写情报时一遍遍攥出来的。王正均拿起笔,拧开笔帽就把藏在笔杆里的细纸条抽出来,卷成小团塞进嘴里嚼烂。那上面记着仓前山教堂的接头时间,接头的是那位总爱扶金丝眼镜的女老师,这纸条要是被搜走,女老师和她班上十几个孩子都得遭殃。 林志森那边也没闲着,手指在将军办公桌的抽屉缝里摸索,掏出个硬纸壳做的假书脊。里面夹着半张台湾海防部署草图,是吴将军前几天熬夜抄的。他快速把草图塞进煤炉,看着纸边卷成灰烬,才松了口气。" 这两个从福州乡下出来的汉子,平时下了夜班最爱凑在一起念叨家乡的鱼丸汤多鲜美。此刻却默契得像同一个人——王正均把桌面擦了第三遍,林志森用镊子夹起最后一片电报残稿,仿佛在收拾战场上的弹片那样仔细。 没人说“逃”,也没人喊“冤”。他们清楚,从选择这条路起,性命就不再只属于自己。那些未送出的情报、待转移的同志,都系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清理工作中。每销毁一个痕迹,就是为身后的战友多开一扇生门。 其实他们早有心理准备。1950年1月蔡孝乾叛变后,台岛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特务们拿着名单挨家搜,连吴将军这样的中将次长都被盯梢,更别说他们这些贴身下属了。 现在总有人说英雄遥不可及,可你看这两个福州老乡——袖口磨出了毛边,指甲缝里还沾着炉灰,连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他们的平静不是不怕死,而是把恐惧深深埋进骨血里,把更重要的担子扛在肩上——比性命更重的,是未竟的事业,是等不来的黎明。 果然,天还没黑透,保密局的人就破门而入。二处处长叶翔之挥舞着叛徒供出的名单,厉声喝令“带走”。审讯室里,特务们软硬兼施:“你们不过是从犯,认个错就能活命,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王正均望着天花板轻笑:“跟着将军做的都是正经事,有什么错可认?”林志森更干脆,直接把纸笔推开,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TOREAD1周前
吴石将军牺牲后,他的两个福州老乡,副官王正均和参谋林志森,做的第一件事,是平静地清理掉了所有痕迹。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下一个,就是自己。可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见慌乱。指尖捻着密码本的纸角,稳得连抖都不抖一下。不是不怕,是怕也得把该做的事做利落——桌角那半张写着暗号的便签,得用指尖搓成碎末混进炉灰;抽屉里藏的战友地址,要泡在茶水里揉成纸浆,连一点纤维都不能剩。每个动作都稳得出奇,仿佛在完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差事。桌上那支派克钢笔还还带着将军的体温,笔杆上磨得发亮的纹路,是将军夜里伏案写情报时一遍遍攥出来的。王正均拿起笔,拧开笔帽就把藏在笔杆里的细纸条抽出来,卷成小团塞进嘴里嚼烂。那上面记着仓前山教堂的接头时间,接头的是那位总爱扶金丝眼镜的女老师,这纸条要是被搜走,女老师和她班上十几个孩子都得遭殃。林志森那边也没闲着,手指在将军办公桌的抽屉缝里摸索,掏出个硬纸壳做的假书脊。里面夹着半张台湾海防部署草图,是吴将军前几天熬夜抄的。他快速把草图塞进煤炉,看着纸边卷成灰烬,才松了口气。"这两个从福州乡下出来的汉子,平时下了夜班最爱凑在一起念叨家乡的鱼丸汤多鲜美。此刻却默契得像同一个人——王正均把桌面擦了第三遍,林志森用镊子夹起最后一片电报残稿,仿佛在收拾战场上的弹片那样仔细。没人说“逃”,也没人喊“冤”。他们清楚,从选择这条路起,性命就不再只属于自己。那些未送出的情报、待转移的同志,都系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清理工作中。每销毁一个痕迹,就是为身后的战友多开一扇生门。其实他们早有心理准备。1950年1月蔡孝乾叛变后,台岛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特务们拿着名单挨家搜,连吴将军这样的中将次长都被盯梢,更别说他们这些贴身下属了。现在总有人说英雄遥不可及,可你看这两个福州老乡——袖口磨出了毛边,指甲缝里还沾着炉灰,连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他们的平静不是不怕死,而是把恐惧深深埋进骨血里,把更重要的担子扛在肩上——比性命更重的,是未竟的事业,是等不来的黎明。果然,天还没黑透,保密局的人就破门而入。二处处长叶翔之挥舞着叛徒供出的名单,厉声喝令“带走”。审讯室里,特务们软硬兼施:“你们不过是从犯,认个错就能活命,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王正均望着天花板轻笑:“跟着将军做的都是正经事,有什么错可认?”林志森更干脆,直接把纸笔推开,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总让人唏嘘不已。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1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
安南谣2周前
向和吴石将军一起英勇就义的两位副官 烈士王继先,李冬青致敬!#向英雄致敬 #这盛世如你所愿 #英烈永垂不朽 他的两个副官,明明可以撇清关系活下来的,可他们偏不。就那么梗着脖子,陪自己的长官走完最后一程。 你可能不知道,吴石当时的身份有多特殊——1950年的台北,他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衔,手里攥着整个东南沿海的防务布防图。这样一个站在权力核心的人,悄悄给大陆送了三年情报,直到叛徒蔡孝乾出卖,整个潜伏网才被撕开。 被捕那天,保密局的特务冲进他家时,他正在烧毁最后一份密电码,火苗映着他的脸,没慌也没躲。 那两个副官,一个叫王继先,一个叫李冬青。王继先跟着吴石快十年了,从抗战时的湘西战场就跟在身边,吴石左腿上的弹片还是他当年冒死拖回来取的。 李冬青年轻些,是吴石从陆军官校挑出来的,家里就一个老母亲,吴石还帮他寄过两年赡养费。特务第一次提审他们时就明说:“你们只是副官,没参与情报传递,写份悔过书,认个错就能走。” 王继先当时就把悔过书撕了,纸碎片撒了审讯官一脸:“我跟着吴长官十年,他是什么人我清楚。他没做错,我更没什么好悔的。”李冬青则低着头,手指抠着桌角:“我娘常说,跟着好人干好事,不丢人。 吴长官做的是对国家好的事,我陪他,不冤。”没人知道,李冬青被捕前一天,还收到老家捎来的信,说他娘病好了,等着他回家娶媳妇。 其实特务心里门清,这两个副官确实没直接碰过情报。吴石做事极谨慎,核心机密从不让他们沾手,连密电都自己译。 按国民党的审讯标准,只要他们松口指认吴石“胁迫”他们,就能立刻被释放。可从头到尾,两人没说过一句吴石的不是,反而一口咬定“所有事我们都知道,要罚就罚我们”。 上刑场那天是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的天阴沉沉的。六个人被绑在柱子上,吴石站在中间,王继先和李冬青分在他左右。行刑的士兵端着枪过来时,王继先突然梗着脖子喊:“吴长官,您先走一步,兄弟们马上就到!” 李冬青没说话,只是转过头,对着吴石笑了笑——那笑容很轻,像他们平时在办公室里讨论军务时一样,没有半点惧色。 后来有特务在回忆录里写:“那两个副官最可惜,本来能活的。吴石临刑前说了句‘诸公珍重’,那两个小子居然跟着喊‘长官珍重’,声音比吴石还响。”没人懂,他们明明不是党员,没宣过誓,没领过任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4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5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