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2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7
00:00 / 07: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什么是“一国两制”?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核心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高度自治权。这一构想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又充分保障了港澳同胞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1982年,“一国两制”构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法治基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首次在实践中落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一构想再结硕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实施、港澳选举制度的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不断筑牢,为港澳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央政府始终是港澳坚强后盾: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助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商贸合作平台;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港澳同胞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同时,港澳保持自身独特优势,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日夜繁华,到澳门大三巴前的游人如织,三十余年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书写着国家统一与地区发展的双赢篇章,更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范例。 展望未来,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港澳将继续与祖国同心同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答卷,让这一伟大构想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国两制#科普#我要上热门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9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周锋1周前
张亚中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候选人,其两岸论述以“和平统一”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主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核心主张:重启政治对话与“和平备忘录” 张亚中主张放弃“维持现状”,通过恢复“国统纲领”和重启国共论坛,推动两岸政治对话,并争取在任内签署《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他认为“一中各表”无法解决两岸根本问题,需直面统一议题,但强调统一需以“心灵契合”为基础,甚至提出建立类似欧盟的“第三制度”或“共同体”。 二、争议焦点:理论缺陷与党内分歧 “心灵契合”的模糊性:张亚中未明确界定“契合”标准,且岛内选举制度下的民意能否代表真实统一意愿存疑。 “统合论”的实质:其主张被批评为“主权模糊化”,通过“主体性”概念回避主权归属问题,类似“变相台独”。 党内反对声音:蓝营主流派系坚持“一中各表”,认为张的论述脱离岛内民意基础,可能削弱国民党社会接受度。 三、与大陆立场的差异 张亚中要求大陆承诺“完全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并赋予台湾“国际空间”,与《反分裂国家法》及“一国两制”原则存在根本冲突。国台办曾指出其论述本质是“拖延统一”,而学者认为其“和平备忘录”缺乏法律约束力。 四、选举现实与影响力 尽管张亚中在深蓝群体中获一定支持,但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不足20%,党内主流更倾向务实路线(如郑丽文的“一国两制”论述)。其主张被批“理想化”,难以转化为具体政策。 综上,张亚中的论述试图突破国民党传统框架,但因其理论矛盾与岛内政治现实,实际影响力有限#台湾张亚中 #两岸未来 #两岸论述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1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
00:00 / 1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