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5
代购遇到的职业打假丨市场监督 之前发的文章,现在有了一点新的理解,所以修改增加一点内容: 之前接到过关于代购的产品被投诉的咨询,因为代购的产品普遍无中文标签,因此常常被以「三无产品」投诉,其次因为代购的产品并非通过正常的报关环节,比如食品就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上述两个原因是代购群体被职业打假高频次干扰的主要来由,其实对于上述问题在实践中有规避的方式,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当代购群体是以网店形式接单时,一是网店商品应标明「代购」字样,其次产品介绍页应注明业务类型:委托购买服务。 2.当代购群体通过通讯工具,比如微信进行接单时,应在与顾客沟通交流时表明自己是委托购买服务,没有现货,需要等若干天数去代购地购买后才能发货。 总而言之,代购群体应将其代购行为表现为委托购买服务,而不是信息网络买卖服务。因为对于后者,就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食安法》的十倍索赔的。而如果是委托购买服务,则对于购买产品无中文标签以及无正常报关时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是不适用上述的三倍或十倍索赔。 【增加内容】当年分享这篇内容时,关于代购群体被骚扰的情况还比较少,现在已经非常频繁了,可以说每个代购都会遇到。 目前上述的标注「代购」字样,以及在商品详情页上写明是委托购买服务的,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目前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不能进行囤货模式的境外代购,不然上述方案也没用。 第二个就是进行现货代购的有两种,一种是走跨境电商的海外直邮模式,这种是完全合规的,比如淘宝的全球购买手店铺。另一种就是自己去境外购买,亦或者让人从境外发货,这种也可以,但是注意清关的合规即可。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