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孤独3月前
1949年8月18日,林正亨在台北市泉州街家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时被捕的20多人,多是20几岁与林正亨一起参加“读书会”的青年人。蒋帮对涉及雾峰林家的案件不敢轻忽,由时任“行政院长”的陈诚亲自审讯。陈诚拿出一张“悔过书”要林正亨签字,说:“只要你签个字,表示悔过,供出领导人,我马上放你出去”。林正亨当场拒绝说:“第一、我没有什么错,也没有什么需要悔过的;第二、我没有什么联系人,只有一个叫陈百川的人,你们也都知道,没有其它人可供。” 这个所谓的“陈百川”,是林正亨和几个同案人共同虚拟的“领导人”。陈诚没想到这个年青人居然敢公开对他顶撞,气恼之下大笔一挥,判处林正亨死刑。 次日,林正亨被宪兵五花大绑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呼:“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在路经泉州街时,他呼喊妻子沈宝珠,待沈宝珠追出去,只听到行刑的枪声,丈夫己倒在血泊中。那是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当年仅35岁。 行刑当天,国民党中央社立即发出电讯稿,声称林正亨等人“参加台湾民主自治联盟”、“印售反动书刊,广为吸收党徒,意图颠覆政府。” 据知情人称,蒋帮当局对林正亨狠下毒手,除出于“铲共、溶共”的居心外,也图利用此案扼制、威压、打击以雾峰林家为代表的台湾本土势力,以确保蒋政权在台统治。林正亨的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使蒋帮的图谋受挫。 林正亨牺牲后,沈宝珠携子女离开台湾来到北京。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林正亨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绝笔诗 他赴刑场前在牢房地板上所刻的绝笔诗,题为《明志》,这样写道: 乘桴[fú]泛海临台湾,不为黄金不为名, 只觉同胞遭苦难,敢将赤手挽狂澜。 奔逐半生劳心力,千里河山不尽看, 吾志未酬身被困,满腹余恨夜阑珊。 林正亨牺牲后,组织上派人将7岁的儿子林为民接到了北京,送进了当时的中央军委保育院。林为民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发给抚恤金和慰问金。1960年,北京日报在全市中学生里选拔记者,在北京25中上高二的林为民因为成绩优秀被选中,从此开始了42年的首都新闻人生涯。 作为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几十年来,林为民没有停止过对故土的思念,也没有停止过对台湾史和雾峰林家历史的研究,掌握了大量林家爱国史资料。他始终有一个信念——“不能让雾峰林家的爱国传统丧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作为雾峰林家后人,自己有责任传承雾峰林家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8: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8
Raiseup1周前
陈行甲,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湖北宜昌兴山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知名公益人、作家,曾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他上演了一部弃官为民的现代版教材,就如历史上弃官从医的名医东汉张仲景、西汉淳于意和近代萧龙友,他们因不满官场或心怀济世之志而转投医学,成就卓著,救苦黎明百姓。而陈行甲弃官从事公益,也是救苦救难老百姓之举。他认为公益从来都不是富人给穷人施舍的道德秀场!他情愿错帮几个富人,也不愿意让穷人扒开自己的所有伤口与尊严,去证明自己穷!”穷人的尊严特别值钱”,这“值钱”二字绝对是一种对穷人的关爱、保护、更是一种尊重理解!他铁腕手段把87位贪官送进监狱,在升官提拨之时选择投身公益事业人!做2.0版本公益事业,与传统的公益事业完全不一样!官也好也公益也好,凭着自己的道心去做,凭着自己的本心去做,按规矩来做,做什么事都不难。他成立了一个项目,将会历经23年的时间跨度,将疫情期间在一线牺牲的英雄的未成年子女,资助抚养成人或成才!包括吹哨人李文亮的遗腹子,说到工作人员找这些英雄的家属时,陈行甲摸了几次眼角的泪花,我相信他是触景生情了,一个共情能力如此强的七尺男儿,去做公益事业,我相信一定会惠及更多穷苦百姓,帮助更多底层社会的群众走出阴霾!视频稍有一点长,但是内容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陈行甲 #宣传正能量 #本质思考 #人生哲学正能量
00:00 / 2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烽火余情: 陈诚与吴石家属的跨立场守护 1950年的台湾,政治阴霾密布。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因秘密为中共传递情报,在叛徒告密后被捕,6月10日于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留下“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的绝笔诗句。这场风波并未随他的牺牲而平息,按照当时的惯例,“匪谍”家属难逃株连,妻子王碧奎随即被投入监狱,16岁的女儿吴学成与7岁的儿子吴健成被赶出家门,瞬间沦为无依无靠的流浪儿,“吴石家属”的身份让亲友们避之不及。 就在这个家庭濒临破碎之际,时任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台湾省主席的陈诚伸出了援手。他与吴石有着深厚的渊源——两人同为保定军校三期毕业生,北伐战争时期曾并肩作战,在战壕中共享干粮、共避炮火,结下过命的情谊。尽管后来因信仰不同走上殊途,但这份旧情并未在政治漩涡中泯灭。 作为台湾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陈诚顶着“通敌”猜忌、特务机构施压等多重风险,亲自干预案件。原本被判处九年监禁的王碧奎,在他的斡旋下仅关押七个月便获释出狱,这一转折在台湾解密档案与吴石家属的回忆中均有明确印证。 出狱后的生活依旧艰难,王碧奎带着孩子住在漏风的小屋,始终处于特务监视之下。陈诚的守护并未止步,他选择以隐秘的方式持续提供帮助:通过副官为孩子们改名换姓,对外宣称是陈家远亲,安排他们进入教会学校就读,连学费与校服都一并料理妥当。得知幼子吴健成爱读书,他特意从上海捎来全套《资治通鉴》,附上“闲时翻翻,莫负光阴”的便签;每逢春节,米、油、腊肠等年货与孩子们的新鞋总会准时送到;女儿吴学成发烧时,陈诚夫人还亲手熬制雪梨汤送到床头。 这份跨越立场的关怀延续了十余年。1960年吴学成考上台湾大学,陈诚写信告诫“学问是护身符,做人要像竹子——根扎得深,腰板才硬”;1977年吴健成获美国全额奖学金,他特意谈心叮嘱“外面世界大,但记着根在哪儿”。正是这份在刀尖上的坚守,让吴石一家在绝境中得以保全,最终子女成才,王碧奎晚年赴美国安度,1994年与吴石的骨灰合葬于北京香山,墓碑“丹心在此,与山河同”的刻字,为这段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诚的义举,既是对同窗战友情的交代,更是在极端政治环境中对人性底线的坚守,如一束微光穿透历史阴霾,成为跨越立场的温情印记。 (注:经史料核查,文中“伍实”应为“吴石”,“王碧桂”应为“王碧奎”,均为史料记载中的准确姓名。) #向英雄致敬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TOREAD4天前
吴石将军牺牲后,他的两个福州老乡,副官王正均和参谋林志森,做的第一件事,是平静地清理掉了所有痕迹。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下一个,就是自己。可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见慌乱。指尖捻着密码本的纸角,稳得连抖都不抖一下。不是不怕,是怕也得把该做的事做利落——桌角那半张写着暗号的便签,得用指尖搓成碎末混进炉灰;抽屉里藏的战友地址,要泡在茶水里揉成纸浆,连一点纤维都不能剩。每个动作都稳得出奇,仿佛在完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差事。桌上那支派克钢笔还还带着将军的体温,笔杆上磨得发亮的纹路,是将军夜里伏案写情报时一遍遍攥出来的。王正均拿起笔,拧开笔帽就把藏在笔杆里的细纸条抽出来,卷成小团塞进嘴里嚼烂。那上面记着仓前山教堂的接头时间,接头的是那位总爱扶金丝眼镜的女老师,这纸条要是被搜走,女老师和她班上十几个孩子都得遭殃。林志森那边也没闲着,手指在将军办公桌的抽屉缝里摸索,掏出个硬纸壳做的假书脊。里面夹着半张台湾海防部署草图,是吴将军前几天熬夜抄的。他快速把草图塞进煤炉,看着纸边卷成灰烬,才松了口气。"这两个从福州乡下出来的汉子,平时下了夜班最爱凑在一起念叨家乡的鱼丸汤多鲜美。此刻却默契得像同一个人——王正均把桌面擦了第三遍,林志森用镊子夹起最后一片电报残稿,仿佛在收拾战场上的弹片那样仔细。没人说“逃”,也没人喊“冤”。他们清楚,从选择这条路起,性命就不再只属于自己。那些未送出的情报、待转移的同志,都系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清理工作中。每销毁一个痕迹,就是为身后的战友多开一扇生门。其实他们早有心理准备。1950年1月蔡孝乾叛变后,台岛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特务们拿着名单挨家搜,连吴将军这样的中将次长都被盯梢,更别说他们这些贴身下属了。现在总有人说英雄遥不可及,可你看这两个福州老乡——袖口磨出了毛边,指甲缝里还沾着炉灰,连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他们的平静不是不怕死,而是把恐惧深深埋进骨血里,把更重要的担子扛在肩上——比性命更重的,是未竟的事业,是等不来的黎明。果然,天还没黑透,保密局的人就破门而入。二处处长叶翔之挥舞着叛徒供出的名单,厉声喝令“带走”。审讯室里,特务们软硬兼施:“你们不过是从犯,认个错就能活命,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王正均望着天花板轻笑:“跟着将军做的都是正经事,有什么错可认?”林志森更干脆,直接把纸笔推开,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总让人唏嘘不已。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美司法部没收柬埔寨电诈网络近13万枚比特币,价值高达150亿美元;“太子集团”系幕后黑手,创始人陈志仍在逃。 福建连江人陈志从游戏机走私到柬埔寨公爵,十年打造80亿美元商业帝国。他穿花衬衫开坦克,买下整片海滩建六星酒店,与首相家族交好,私人武装养真老虎,慈善作秀与争议并存,连柬埔寨首相洪森都得叫他一声"陈公爵"! 自从2018年给洪森基金会捐了300万美元抗疫物资,这位福建老板突然就成了首相府的常客。有媒体拍到过他跟洪森女儿同坐防弹车出行,这待遇可比普通商人高到天上去了。 最绝的是去年洪森过生日,陈志直接包下整个金边会展中心办宴会。现场光是劳斯莱斯车队就排了三公里,据说每辆车都贴着"贺洪森首相七十大寿"的金箔。这种高调作风,连柬埔寨本地富豪都直呼看不懂。 太子集团表面上是搞房地产的,实际上业务多得吓人。从银行到航空公司,从钟表厂到私立医院,连柬埔寨军队的采购单都有他们家的份。有传言说他们在缅北边境搞矿产生意,还有人说跟某些电诈园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不过最让外界咂舌的,还是陈志的私人武装。他在西港庄园养着真老虎,暴雨冲垮围墙时,直接派雇佣兵带着麻醉枪去抓。本地人对陈志又怕又敬,说他:比洪森还像黑帮老大。去年泰国警方突袭电诈园区,搜出的账本里有太子集团子公司的名字。 去年西港爆发登革热,陈志开着直升机往灾区空投矿泉水。有灾民举着矿泉水瓶拍照发脸书,配文"陈公爵比政府来得快",这条动态被转发了10万次。#有点上头 #真实事件#名场面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3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