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3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5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4
#读史启示录 261 明代“离经叛道”第一人-李贽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费,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李贽和王阳明都是明代的重要恩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新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贽的思想深受王阳明学说的影响,但也有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李费的思想突破了王学及佛学思想的羁绊,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启蒙主义色彩的社会政治思想。 他在反对假道学、批判封建传统思想的理论斗争 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贽强调真心,创作要“绝假还真”,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具有叛逆和开放的特点,被称为“狂禅"。 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了“童心说",强调文学应表达真心,反对盲目尊孔和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他的思想影响了晚明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想潮流。 相比之下,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冒在改善社会风气,解决理论和实践不结合的问题。#中国历史人物
00:00 / 1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