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它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为七月十四日)举行,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在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当中慎终追远的思想,这种对先人的纪念和尊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有助于增强家庭和家族的凝聚力,让人们更加珍惜亲情和家庭的温暖。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不忘根本。 在现代社会,中元节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让我们在面对生死问题时,能够更加坦然和理性。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通过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我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此外,中元节所蕴含的敬祖尽孝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山泉庵 #道观 #道观日常 #道观生活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4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6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4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7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